垂竿临晓岸,坚坐据莓苔。
饵落萍初散,鱼惊荷暂开。
有求虽琐细,未获且低回。
君识磻磎老,曾垂绿发来。
野钓披榛竹,无人知往来。
高空飞不下,鸥鸟已相猜。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后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謚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卷九○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司马光诗十四卷,以《四部丛刊》影宋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即宋绍熙刊本,亦即绍兴二年本)爲底本,参校清干隆六年陈宏谋校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陈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四库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无诗,分别据陈宏谋刊本补入。底本卷六《又和讽古》“海客久藏机”一首,与卷一《和之美讽古二首》之二重复,已删略。又辑得集外诗及断句,另编爲一卷。
《钓鱼有感》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司马光。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垂竿临晓岸,
坚坐据莓苔。
饵落萍初散,
鱼惊荷暂开。
有求虽琐细,
未获且低回。
君识磻磎老,
曾垂绿发来。
野钓披榛竹,
无人知往来。
高空飞不下,
鸥鸟已相猜。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清晨垂钓的情景。他坐在莓苔上,静静地等待着鱼儿上钩。当鱼饵落入水中,水萍开始散开,荷叶也暂时展开,鱼儿受到惊吓,但很快又回到了原位。尽管作者渴望有所收获,但他并没有捕获到鱼儿,只能失望地低下头来。作者认为读者能够理解他这种老年的心情,因为他们也曾经历过类似的经历。他曾经年轻时垂钓过,现在已经年老,头发也已经变成了白色。他在野外垂钓,披着榛子竹的衣服,没有人知道他的行踪。高空中的鸥鸟也不再下来,它们已经猜到了人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垂钓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慨。作者通过垂钓的过程,抒发了自己对于人生的体验和感受。他在等待中体验到了希望和失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年老的感慨和对于生活的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简洁而生动,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垂钓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
江渎池头烂醉归,青旗日晚插城扉。正驰玉勒冲红雨,又挟金丸伺翠衣。老境渐侵欢意尽,旧游欲说故人稀。凭高三叹君知否,倦鷁无风亦退飞。
归未卜。频倒金驱纤玉。明月绡窗停剪烛。搦愁题蠹绿。秋水娟娟鱼目。腰素几分销缩。接得云笺无意读。雕鞍何处宿。
未挂丹题雁塔中,重来溪上觅筠翁。相期老眼横遥碧,莫着征衫走软红。得失漫嗟蝉翼重,才名合见马群空。三年小度惊人手,未信朱衣也不公。
何地堪相饯,南楼出万家。可怜高处送,远见故人车。野果新成子,庭槐欲作花。爱君兄弟好,书向颍中夸。
逝者如斯书夜长,会心能使百忧忘。生前身后浑如此,丝竹之音孔子堂。
身即林园不世功,喜惊今乃有人同。规模内相雄文里,景物时贤杂咏中。前辈风流何敢似,后来评论想能公。谁曾寤寐声形隔,真乐从兹触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