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定风波(再用韵,时国华置酒,歌舞甚盛)》

莫望中州叹黍离。
元和圣德要君诗。
老去不堪谁似我。
归卧。
青山活计费寻思。
谁筑诗墙高十丈。
直上。
看君斩将更搴旗。
歌舞正浓还有语。
记取。
须髯不似少年时。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定风波(再用韵,时国华置酒,歌舞甚盛)》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要期望中原的黍离,叹息时代的变迁。元和年间,圣明的君主需要你的诗作。我已经老去,不堪再找到像我一样的人。归去休息吧,思考着青山活计的费用。谁能筑起十丈高的诗墙?直上青云,看你斩将夺旗。歌舞正盛,还有话要说。请牢记。你的胡须不再像年轻时那样。

诗意:
这首诗词以辛弃疾独特的风格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人先表达了对中原的失落和变迁的叹息,随后提到元和年间的圣明君主需要他的诗作,暗示自己曾经的辉煌。接着诗人自嘲地说自己已经老去,不再能找到与自己相似的人。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青山活计的思考,并通过描述筑诗墙和斩将夺旗的场景,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以及对歌舞和言谈的渴望。最后一句则点明了时光的流转,诗人已经不再年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生动的语言和独特的意境展示了辛弃疾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时代的忧思。诗人通过对中原的黍离和时代变迁的叹息,抒发了自己对故乡和过去时光的留恋之情。在提到元和年间的圣明君主需要他的诗作时,诗人展示了自己曾经的辉煌和对个人价值的自信。然而,接下来诗人却自嘲地表示自己已经老去,无法再找到与自己相似的人。这种自我反省和对命运的思考,使诗词更具人生哲理的意味。

在最后的几句中,诗人通过描绘筑诗墙和斩将夺旗的场景,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对歌舞和言谈的渴望。这种对壮丽场景的描绘和对高远抱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理想的追求。最后一句以对自身年龄的自嘲作为结尾,点明了时光的流转和不可逆转的岁月变迁,也呼应了开头对时代变迁的感叹,给整首诗词增添了一层深刻的思考和哲理意味。

  • 《效晋乐志拂舞歌淮南王二篇》

    东错侯,自言安,仙华玉寿浮云端。绣窗锦幔飘蜚仙,丹青美女侍七贤。侍七贤,奏笙歌。笙歌逸响哀怨多。苑中花木费绮罗。我欲逾城城有围,原作双黄鹤,栖瑶池。栖瑶池,辟尘垢,至尊屠肉,潘妃酤酒。石头江上龙驹走,三月松紧风吊杨柳。

  • 《念奴娇》

    姮娥伴侣,降人世,天与长生仙箓。五色云开浮瑞霭,中有西真眉目。贤德家风,艳容天赋,占尽人间福。长庚明月,誓同千古相逐。开宴香蔼华堂,金杯休诉,好醉蟠桃熟。子子孙孙同上寿,有个人人同祝。两鬓春风,一钗香雾,长与瑶池绿。更祈眉寿,愿如南山松竹。

  • 《已亥杂诗 26》

    逝矣斑骓罥落花,前村茅店即吾家。小桥报有人痴立,泪泼春帘一饼茶。

  • 《樊运使挽词》

    横浦云亡后,斯文付此贤。命其随道丧,学又绝心传。河洛湮来派,西州忆旧缘。伤心耆老尽,挥泪对霜天。

  • 《答惠州曾使君韵二首》

    先贤平易以观诗,不晓尖新与崛奇。若似后儒穿凿说,占人字字总堪疑。

  • 《望淮山硖石寺予幼年过此今十载矣》

    十年落泊竟何成,人事纷纷几废兴。今日扁舟淮上去,青山似与客相迎。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