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花前欲问伊。
问伊还记那回时。
黯淡梨花笼月影。
人静。
画堂东畔药阑西。
及至如今都不认。
难问。
有情谁道不相思。
何事碧窗春睡觉。
偷照。
粉痕匀却湿胭脂。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定风波》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花前我举杯,欲问伊人。
问伊是否还记得当初相遇的时光。
梨花黯淡,笼罩着月的影子。
人静静地坐在画堂的东侧,草药阑在西侧。
到如今,伊人已不认识我了,我难以启齿。
有情人谁能不思念?
为何碧窗下的春梦熟睡?
偷偷照镜,粉痕被胭脂润湿。
诗意:
《定风波》以对失去爱人的思念和无法挽回的遗憾为主题。诗人通过描绘一个在花前举杯,想要询问心爱的人是否还记得过去时光的场景,展现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爱人的思念之情。然而,诗人感叹梨花黯淡,月色阴暗,暗示着爱情已经凋零,而画堂的东畔和药阑的西侧则象征了诗人与爱人之间的隔阂。诗人感到沮丧和无奈,他意识到爱人已经不认识他,难以再次交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他质问为何爱情渐渐消逝,而自己却只能在碧窗下孤独地沉浸在春梦中,面对镜子偷偷照影,粉痕湿润胭脂,暗示了他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无奈。
赏析:
《定风波》以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失去爱人的伤感和无法言说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花、月、画堂等意象来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失落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整首诗以问句的形式展开,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诗人通过对昔日相遇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无奈与遗憾。最后两句诗以直接的质问方式,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痛苦的追问,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意象的运用和对细节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诗人深深的思念和痛苦之中,给人一种深深的触动和共鸣。
方信先生大有功,光皇只是暂时雄。东都二百年名节,全在桐江一钓风。
寒食清明春事好,公家霁月光风。年时犹记雨声中。州侯陈乐舞,法从酒杯同。坐上王杨虽自散,酴醿依旧香浓。待将诗易寿无穷。鸢飞鱼跃矣,风虎更云龙。
乾德之五星,旋于降娄,开文祥兮。太常之英姿,跨颉历籀,开大荒兮。游艺之神,{左车右兰}古轹今,奚钟王兮。维副车之题,在承平时,谨瑟藏兮。维北宫之玺,施于中兴,传帝皇兮。维臣其得之,锦弢琼函,绚宸章兮。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觜距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
本是三山侣,闲为七泽游。放宽千里目,散遣一身愁。诗韵松来往,经窗竹献酬。蒙头一衲外,万事看浮沤。
圆渟知异脉,方折纪灵踪。濯月金规满,含风石镜融。平湖隐作浪,曲涧泻为淙。一入昆明去,千秋照绮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