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青蒲浅浅沙,春风不隔水仙家。
一枝未报江南信,旋琢湖水看雪花。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东湖探梅》是宋代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短短青蒲浅浅沙,
春风不隔水仙家。
一枝未报江南信,
旋琢湖水看雪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探寻梅花的景象。诗人来到东湖,湖边有矮矮的青蒲和浅浅的沙滩,春风吹过,仿佛没有阻隔,直接到达了生长着水仙花的地方。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看到一枝梅花还没有传达江南的消息,于是他用琢磨的眼光凝视着湖水中的雪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清幽的春日景色。诗人通过描写青蒲和沙滩,以及春风吹拂的情景,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他用“不隔”一词来形容春风,暗示着自然界的通达和融合。诗中的一枝梅花未报江南信,显示出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关注。最后,诗人通过“旋琢湖水看雪花”的描写,将读者引入一个虚实相间、虚幻与真实交融的意象空间,给予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刻画了一个自然景色,并通过对梅花和湖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对春天的美好寄托。这首诗通过凝练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优美和深远的意蕴,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并引发对自然、情感和人生的思考。
天骄运去如聩堤,横决燕涿流青齐。斩午揭旗鼓扣并塞,被发左衽称遗黎。脍肝山前走肉语,砍骨寨裹饥魂啼。尽笼虎兕淮南北,期猎狐兔山东西。常人喜功首例肯,智士察变眉先低。危言不顾犯众忌,设难直欲开群迷。近嗟唐祸兆回纥,远述晋乱基羌氐。积薪未然不着手,曲突已验空噬脐
及歌酒其下,今荒矣。园乃欧公记、君谟书,古今称二绝。犹忆其词云:高甍巨桷,水光日影,动摇而下上,其宽间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_鼯鸟兽之嗥音也。令人慨然。澹然绝色。记故园月下,吹
方池留水胜埋盆,露入莲腮沁粉痕。铃索无志人不到,小禽飞入闹荷根。
海南三年一梦成,北来重听偃溪声。凝云带雨留愁住,茂树随山送客行。秔稻沿崖畦上下,茅茨枕谷路纵横。莫从马腹消双髀,此地真堪老此生。
{上鹿下仑}鹿方辞赠,秋来忽有麛。暂能娱市隐,终遣傍云栖。幽事渔樵诧,佳篇李杜齐。行看双挺角,未羡骇群鸡。
牙帐森森画戟红,心源澹澹玉壶空。身如岘首羊太傅,意似鹿门庞德翁。一贯精{牺西换角}千虑到,两忘真赝万情融。观公尚得今人爱,始觉东家道未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