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陌归虽人,东篱兴又新。
无求觉身贵,好俭失家贫。
引水常终日,栽花又过春。
桃源不须觅,已是葛天民。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东篱杂题》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东篱边的景色和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南陌归虽人,东篱兴又新。
无求觉身贵,好俭失家贫。
引水常终日,栽花又过春。
桃源不须觅,已是葛天民。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和自然之美的赞美。诗的开头,作者回到南陌,虽然有人陪伴,但他的心情却在东篱兴奋地焕发新意。这里的南陌和东篱都是具体的地名,但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在不同环境中的心境变化。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物质追求的淡漠态度。他认为无需追求名利,才能真正感受到内心的价值。作者强调了自己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但却因为过于节俭而失去了家庭的财富。这种态度反映了作者对物质财富的看法,他认为追求简朴和节俭比追求财富更重要。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作者在东篱引水和栽花的情景。引水是指作者引水灌溉农田,栽花则是指他种植花卉。这些劳作的过程让作者感到满足和快乐,他乐于从事这些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活动。这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劳动的认可。
最后两句“桃源不须觅,已是葛天民”,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桃源是一个传说中的理想乡,而葛天民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他已经在这个理想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这里作者通过对桃源和葛天民的提及,表达了自己对理想世界的认同和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心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自然之美和理想世界的向往。它展示了作者对物质追求的淡漠态度和对劳动的认可,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渴望。
拔地高崖如铁色,拂天老树作寒声。他年记宿榕台夜,便是南归第一程。
万木总柔翠,况复新晴时。日色照欲动,山气敛还迟。望之如何揽,举袂随风吹。
江西清绝处,频赏厌还休。快作坤维去,闲为丙穴游。百牢山倒拔,三峡水横流。未有人收拾,公其与笔谋。
少贱肠枵破褐单,傍人门户活饥寒。自从毁齿初成券,直至长须尚不冠。冷炙时沾筵上{左食右皴去皮},秃芒旋扫臼边残。他时纵取封侯印,仅得君王踞厕看。
华台陈桂席,密榭宴清真。柏叶犹霜气,桃花似汉津。青尊照深夕,绿绮映芳春。欲忆相逢后,无言岭海人。
对灶何妨客燎衣,溪翁且莫键柴扉。日之夕矣樵风冷,觳觫一牛将犊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