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更士能呼旦,金缕娇娘解唱歌。
天与旅人供一笑,不然奈此寂寥何。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东堂四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乌衣更士(指夜间巡逻的士兵)在东堂(指官府内的一处建筑)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乌衣更士能呼旦,
金缕娇娘解唱歌。
天与旅人供一笑,
不然奈此寂寥何。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乌衣更士和金缕娇娘的形象,表达了旅人在寂寥的夜晚寻求欢乐和温暖的心情。乌衣更士在夜间巡逻时能够呼唤天明,而金缕娇娘则能够解除寂寞,用歌声给旅人带来欢乐。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景象,通过对乌衣更士和金缕娇娘的描写,展现了旅人在寂寥的夜晚寻求欢乐和温暖的愿望。诗中的乌衣更士象征着夜晚的黑暗和孤寂,而金缕娇娘则象征着欢乐和温暖。诗人通过对这两个形象的对比,表达了旅人在寂寥的夜晚渴望欢乐和温暖的心情。
诗词的最后两句“天与旅人供一笑,不然奈此寂寥何”,表达了诗人对于旅人寻求欢乐和温暖的心情的理解和共鸣。诗人认为,天地间的一笑可以给旅人带来欢乐,如果没有这样的欢乐,旅人将会感到寂寥和孤独。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夜晚旅人寻求欢乐和温暖的心情,表达了对于寂寥和孤独的思考和感悟。
後山勒水向东驰,却被前山勒向西。道是水柔无性气,急声声怒慢声悲。
人寿至耄期,如位至王公;非以德将之,往往不克终。非必皆大恶,过取固多凶。吾今垂九十,追逐群众中。筋骸胜拜起,耳目未盲聋。强健天所借,正与富贵同。一念媿屋漏,一言诳孩童,老无朋友规,日夜勤自攻。
灵照羁魂章水西,冷风残雪古招提。老怀已作空花看,更把楞严晓病妻。
花担移来锦绣丛,小窗瓶水浸春风。朝来不忍轻磨墨,落砚香粘数点红。
浅碧深红大半残,恶风催雨剪刀寒。桃花不比杭州女,洗却胭脂不耐看。
湿遍栏干欲倚休,手中团扇渐知秋。细声合作檐间溜,大点漂成水面沤。小小竹窗醒倦鹤,疎疎荷屋冷栖鸥。渔翁蓑笠随身在,立到黄昏钓未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