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姿玉骨,自是清凉□。
此度浓妆为谁改。
向竹篱茅舍,几误佳期,招伊怪,满脸颜红微带。
寿阳妆鉴里,应是承恩,纤手重匀异香在。
怕等闲、春未到,雪里先开,风流煞、说与群芳不解。
更总做、北人未识伊,据品调,难作杏花看待。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洞仙歌(红梅)》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株红梅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红梅高洁坚贞的赞美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冰姿玉骨,自是清凉□。
冰姿玉骨,指的是红梅花的姿态和质地。红梅花清冷如冰,美丽如玉,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清凉之气。这里的"□"表示缺失的字句,原诗中可能有缺失或残缺。
此度浓妆为谁改。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红梅花艳丽外貌的疑问,红梅花盛开时如此妖娆,是为了迎接谁而妆点自己。
向竹篱茅舍,几误佳期,招伊怪,满脸颜红微带。
这句话描绘了红梅花生长在竹篱和茅舍旁边,错误地错过了与佳人相遇的机会。"招伊怪"表示惋惜和抱憾之意,红梅花满脸红色微带,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遗憾和不甘。
寿阳妆鉴里,应是承恩,纤手重匀异香在。
寿阳妆鉴是指当时流行的妆饰品牌,这里表示红梅花的美丽应该是天生的,而非外界装饰所致。红梅花的花瓣纤细柔和,香气独特,散发出一种异香。
怕等闲、春未到,雪里先开,风流煞、说与群芳不解。
这句话表达了红梅花不畏寒冷,提前在雪地中绽放的勇气和风采。红梅花以其独特的美丽和坚强的生命力,超越了其他花朵,不被世俗所理解和赞美。
更总做、北人未识伊,据品调,难作杏花看待。
红梅花不仅在形态上与其他花朵不同,也在气质上有所超越。北方的人们不了解红梅花的美丽和价值,很难将其与杏花相提并论。这里的"更总做"表示红梅花一直如此,无需改变。
这首诗词以红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红梅花的形象和表达作者的情感,表达了红梅花高洁坚贞、不畏寒冷、超越常规的品质。同时,诗词中也透露出一丝对红梅花被人们误解和忽视的遗憾和不满。通过对红梅花的赞美和思考,诗人巧妙地展示了红梅花的独特之美和不凡品质,以及对美的独立评《洞仙歌(红梅)》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株红梅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红梅高洁坚贞的赞美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冰姿玉骨,自是清凉世。
红梅花宛如冰雪般的姿态和玉一般的质地,自然散发出清凉的气息。
此度浓妆为谁改。
红梅花盛开时如此妖娆,是为了迎接谁而装饰自己呢?
向竹篱茅舍,几误佳期,招伊怪,满脸颜红微带。
红梅花生长在竹篱和茅舍旁边,却错过了与佳人相见的良机。红梅花似乎在抱怨自己的红颜之美被浪费。
寿阳妆鉴里,应是承恩,纤手重匀异香在。
红梅花的美丽应该是与生俱来的,而非人为装饰。红梅花的花瓣纤细柔和,香气独特,宛如承载着恩宠的纤手。
怕等闲、春未到,雪里先开,风流倜傥,说与群芳不解。
红梅花不怕平凡的日子,早在春天到来之前,在雪地中率先绽放。它风姿绰约,超越了其他花朵,与众多花朵的美丽和品质不可相提并论。
更总做、北人未识伊,据品调,难作杏花看待。
红梅花一直保持着自己的风采,不需要改变。北方的人们不了解红梅花的美丽和价值,很难将其与杏花相提并论。
这首诗词以红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红梅花的形象和表达作者的情感,表达了红梅花高洁坚贞、不畏寒冷、超越常规的品质。同时,诗词中也透露出一丝对红梅花被人们误解和忽视的遗憾和不满。通过对红梅花的赞美和思考,诗人巧妙地展示了红梅花的独特之美和非凡品质,以及对美的独立评价和坚守。
一声黄鹄夜深归,栖雀惊鸣触殿扉。北斗半垂楼阁外,风旛浑欲上云飞。
乡里千山月,尘埃两鬓星。秋声虽是爽,客耳不堪听。多泪风前烛,孤明竹外萤。吟蛩更亡赖,终夜几曾停。
平生不省问田园,白首忘怀道更尊。已上印书通北阙,稍留冠盖饯东门。冯唐老有为郎恋,疏广终无任子恩。今日荣归人所羡,两儿腰绶拥高轩。
重来鸥阁晓,帆影涨新晴。倚槛云来去,闭帘花送迎。江湖春汗漫,岁月老峥嵘。手把忘忧草,夔夔绕太清。
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
节应清和候,郊宫事洁羞。至诚闻上帝,明德祀圆丘。雅用陶匏器,馨非黍稷流。就阳陈盛礼,匡国祷鸿休。渐晓兰迎露,微凉麦弄秋。寿山横紫阁,瑞霭抱皇州。外肃通班序,中严锡庆优。奏歌三酒备,表敬百神柔。池碧将还凤,原清再问牛。万方瞻辅翼,共贺赞皇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