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读东汉》

汉鼎重焱逆血熬,当时天子亦勤劳。
不能乘作唐虞计,未会严陵所谓高。

作者介绍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作品评述

《读东汉》是宋代诗人王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汉朝的鼎重火焰熊熊燃烧,那时的皇帝也同样勤劳。
然而,他未能继承唐虞之治的智慧,也未能达到严陵所称的高度。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东汉时期为背景,描述了那个时代的盛世景象以及天子的勤劳。然而,作者通过对唐虞之治和严陵的评价,表达了对东汉时代统治者的批评。作者认为东汉时期的统治者虽然勤劳,但却不具备唐虞时期的智慧和高度,暗示了东汉朝廷的政治失衡和统治者的局限性。

赏析:
1. 诗词描绘了东汉时期繁盛的景象,通过"汉鼎重焱"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当时朝廷的富强和繁荣。
2. 诗词中提到天子的勤劳,反映了东汉时期统治者的努力和奉献。
3. 作者通过对唐虞之治和严陵的对比,暗示了东汉时期统治者的不足和政治的缺陷。
4. 诗词虽然简短,但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深刻思考和批评之意。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东汉时期统治者的勤劳和智慧的对比,以及对严陵所谓高度的质疑,表达了作者对东汉朝廷政治的批评和反思。同时,诗词也反映了作者对唐虞之治的向往和对理想统治的追求。

  • 《题平辽碑》

    十丈丰碑势倚空,风云犹忆下辽东。百年功业秦皇帝,一代文章太史公。石断云鳞秋雨后,苔封鳌背夕阳中。行人立马空惆怅,禾黍离离满故宫。

  • 《即事》

    天意诚难测,人言果有不。便令江海竭,未厌虎狼求。独下伤时泪,谁陈活国谋。君王自神武,况乃富貔貅。

  • 《赠申孝子世宁》

    六月烈日日正中,时有叛将号群兇。平人血染大溪浪,比屋焰照鹅湖峰。白刃纷纷避行路,六合茫茫何处去。妻见夫亡不敢啼,母弃儿奔那忍顾。药市申公鬓有霜,卧病经时不下床。平生未省见兵革,出门正尔逢豺狼。豺狼满市如流水,追索金缯心未已。可怜累世积阴功,今日将为兵死鬼。

  • 《减字木兰花》

    新秋气肃。此日仙翁曾诞育。禀赋应遍。绿□朱颜似少年。阶庭兰玉。行见儿孙俱曳绿。更祝遐龄。愿比庄椿过八千。

  • 《红梅》

    雪月共高寒,求多意未阑。林逋五品服,宋璟九还丹。老友松筠健,贤宗鼎鼐酸。任渠蜂蝶闹,难作武陵看。

  • 《头颅四十月感》

    学古光阴惜寸分,济时心胆慕华勋。少年有意不称意,暮景欲云何所云。行矣未能真不惑,归与长恐遂无闻。朝来不敢看清镜,怕有轻霜下碧云。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