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已赐黄封酒,旧老仍分赪尾鱼。
陋巷关门负朝日,小园除雪得春蔬。
病妻起斫银丝脍,稚子欢寻尺素书。
醉眼朦胧觅归路,松江烟雨晚疏疏。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杜介送鱼》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新年已赐黄封酒,
旧老仍分赪尾鱼。
陋巷关门负朝日,
小园除雪得春蔬。
病妻起斫银丝脍,
稚子欢寻尺素书。
醉眼朦胧觅归路,
松江烟雨晚疏疏。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活质朴的场景。诗人苏轼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述了自己在新年时的生活情景。他说自己已经得到了新年的赏赐,黄封酒已经赐给他了。然而,他并没有忘记关心他的老邻居,他们依然得到了一些鱼。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家中的情景,他住在一个陋巷,关上门迎接朝阳的到来。在他的小园子里,雪已经被清除,春天的蔬菜已经长出来了。他的妻子因病而起,为他切割银丝做成美味的脍肉,而他的孩子则高兴地翻找着简单的书籍。最后,诗人朦胧地寻找回家的路,松江的烟雨在夜晚渐渐疏淡。
赏析:
《杜介送鱼》以平淡朴实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苏轼的日常生活。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充满温情和亲切感,展现了作者对家庭和邻里关系的关注与关爱。他忘记了自己的成就和身份,一如既往地关心着老邻居。在描述自己家中的场景时,诗人通过对孩子和妻子的描写,表现了家庭温暖和团结的氛围。最后两句“醉眼朦胧觅归路,松江烟雨晚疏疏”,表现了诗人在归家途中的醉意和夜晚的宁静。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传递出作者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和对家庭幸福的向往,展示了苏轼写实主义风格的一面。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景物描写也给人以美的享受,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和人情的和谐与美好。
拂拭桃笙设葛幮,床头老易卷还舒。惯听小子嘲师语,懒作痴人骂鬼书。无复出神游帝所,有时信脚到华胥。独怜短梦匆匆觉,不晓希夷睡月馀。
语言硬净如生铁,眼目高明烁太阳。今日江湖无此作,令人三叹忆平羌。
枯木扶疏夹道傍,野梅倒影浸寒塘。朝阳不到溪湾处,留得横桥一板霜。
花昔罗浮山下居,肌肤玉雪缟衣裾。冷斋不到朝云死,独与松风伴大苏。
日惟上巳,时亨有巢。中尊引桂,芳筵藉茅。书僮橐笔,膳夫行炰。烟霏万雉,花明四郊。沼蘋白带,山花紫苞。同人聚饮,千载神交。
簿书本不俗,定能碍凉颸。少陵冰壑心,却恨与事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