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网纪事虚空,可恨萧家一老翁。
鱼烂土崩俱自取,不须侯景到江东。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读梁武帝纪二首》是孔武仲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对梁武帝纪事的阅读与思考,表达了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同时也探讨了权力的腐败和个人行为的责任。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读梁武帝纪二首
破除网纪事虚空,
可恨萧家一老翁。
鱼烂土崩俱自取,
不须侯景到江东。
译文:
打破网罗编织的虚幻历史,
可悲的是那萧家的老翁。
鱼烂土崩皆自取,
无需侯景来到江东。
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梁武帝纪事的阅读,揭示了历史中虚假与虚无的现象。诗人借用"网纪事虚空"的形象,表达了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他认为,那位萧家的老翁(指梁武帝)是可悲的,因为他对历史的篡改和掩饰导致了历史的虚假。诗人进一步指出,不论是鱼烂还是土崩,都是人们自己造成的结果,不需要侯景再来到江东(指侯景起义)。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虚无主义和权力腐败的不满。通过"破除网纪事虚空"的形象,诗人揭示了历史的真相应该被还原,而不应被篡改。"萧家一老翁"象征着那些掌握权力的人,他们对历史的扭曲和隐瞒引发了诗人的愤慨。最后两句"鱼烂土崩俱自取,不须侯景到江东"表达了一个人的行为必然会带来相应的结果,无需依靠其他人的干预。整首诗词通过对历史与人性的思考,呈现出深邃的哲理意蕴。
驯于蹇驴,清于赐驹,我行尔从。幸柴车堪驾,何惭韩众,药苗可采,长伴庞公。野涧泉甘,阳坡草暖,有柏叶松枝充短供。休梦想,去游灵囿沼,入望夷宫。与夸夺子争雄。生与死未知谁手中。况嗾獒者众,放_人少,大将触网,小亦伤弓。风月和柔,山林深密,折角何如且养茸。二虫喜
早云才破漏春阳,野客晨兴喜又忙。自与酌量煎药水,别教安置晒书床。依方酿酒愁迟去,借样裁巾怕索将。唯待数般幽事了,不妨还入少年场。
海棠著雨透胭脂。
麟笔严于首恶书,我将口舌击奸谀。虽非周勃安刘手,不愧当年产禄诛。
远策追夙心。灵山协久要。天倪临紫阙。地道通丹窍。未乘琴高鲤。且纵严陵钓。若蒙羽驾迎。得奉金书召。高驰入阊阖。方覩灵妃笑。
银云卷晴缥缈,卧长龙一带。柳丝蘸、几簇柔烟,两市帘栋如画。芳草岸、弯环半玉,鳞鳞曲港双流会。看碧天连水,翻成箭样风快。白露横江,一苇万顷,问灵槎何在。空翠湿衣不胜寒,日华金掌沆瀣。甃花平、绿文衬步,琼田涌出神仙界。黛眉修,依约雾鬟,在秋波外。阁嘘青蜃,楼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