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木昏昏末有鸦,冻雷深闭阿香车。
抟云忽散簁为屑,翦水如分缀作花。
拥帚尚怜南北巷,持杯能喜两三家。
戏挼弄掬输儿女,羔袖龙锺手独叉。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五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若木昏昏末有鸦,
冻雷深闭阿香车。
抟云忽散簁为屑,
翦水如分缀作花。
拥帚尚怜南北巷,
持杯能喜两三家。
戏挼弄掬输儿女,
羔袖龙锺手独叉。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下雪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在观赏雪景时的感受和思考。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和比喻,用以表现雪花的纷飞和景色的变幻。通过雪景的描写,作者抒发了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人们欢聚一堂、共享美好时光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词以雪景为主题,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描写,表现出作者对雪的独特感受。下面对每个句子进行分析:
1. "若木昏昏末有鸦":借用了"若木"(仿佛树木)和"昏昏"(暗淡)来描述雪花纷飞时的景象,寓意着大雪纷飞,天昏地暗。"末有鸦"则暗示了雪景中的寂静和冷清。
2. "冻雷深闭阿香车":用"冻雷"形容雪花的纷纷扬扬,给人一种雷鸣般的感觉。"阿香车"指的是古代马车上的香囊,由此可以推测雪花密密麻麻,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空间。
3. "抟云忽散簁为屑":通过"抟云"(搅动云彩)和"散簁为屑"(分散成零碎的小片)的描写,表达了风吹雪花的情景。雪花在风中飘散,像是被风吹散的碎屑。
4. "翦水如分缀作花":以水比喻雪花,形容雪花像是点缀在水面上的花朵。这句表达了雪花的美丽和细腻。
5. "拥帚尚怜南北巷":"拥帚"指拥有扫帚的人,这里指的是人们在雪后清扫道路。"南北巷"表示城市中的小巷。这句表达了作者怜惜南北巷中的居民,关心他们在雪后的清扫工作。
6. "持杯能喜两三家":描述了雪后人们相聚饮酒的场景,"持杯"意味着人们举杯欢庆。"两三家"表示人们相聚的欢乐场面。
7. "戏挼弄掬输儿女":形容雪后孩子们在雪地中嬉戏玩耍。"挼弄"意味着戏弄、摆弄。"掬输"指捧起雪球。"儿女"表示孩子们。这句表达了孩子们在雪地中玩耍的欢乐场面。
8. "羔袖龙锺手独叉":描绘了人们手持羔羊皮制成的手套,其中的龙锺(一种装饰品)像是独立的叉子。这句意味着人们在雪地中的玩闹和嬉戏。
整首诗词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人们欢聚一堂、共享美好时光的向往。同时,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比喻,使诗词更具艺术性和想象力。这首诗词以其雪景描写和情感表达的独特方式,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敏锐的观察力。
夫婿久离别,青楼空望归。妆成卷帘坐,愁思懒缝衣。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空床难独守,谁为报金徽。
忽弃国中去,疑为方外游。早知守都厕,何似莫仙休。
刹那灭却阿鼻业,阎罗共我休分别。洋铜铁汁即醍醐,火轮便是禅心月。
自分男儿未着鞭,龙驹伏枥更多年。张仪舌在堪谋国,阮籍途穷只问天。弹铗空歌云梦句,焚香静读楚骚篇。吟魂常绕江湖上,莫道闽中无杜鹃。
眼暗头童负圣时,齿牙欲脱更堪悲。暮年渐解人间事,蒸食哀梨亦自奇。
胡沙不隔汉家天,一节坚持十九年。白首微官甘属国,耻随李卫老戎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