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东门,门外柳。
赠别每烦纤手。
一叶落,几番秋。
江南独倚楼。
曲阑干,凝伫久。
薄暮更堪搔首。
无际恨,见闲愁。
侵寻天尽头。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宗狂客,卫州(今河南汲县)人。以唐贺知章爲远祖,因自称越人。初以外戚恩爲右班殿直,官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徐州宝丰监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以李清臣、苏轼等荐,监鄂州宝泉监。丁母忧服除,通判泗州、太平州,管勾亳州明道宫。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南。又以荐復起,管勾杭州洞霄宫。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再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年七十四。铸善爲词章,以填词名家,因《青玉案》词“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诗亦爲时人所重,自编《庆湖遗老诗集》前后集,今有前集传世。集中诗题下多详注作诗年月及诗中涉及的人物里居姓字,见出今本仍系自编本之旧。事见《庆湖遗老诗集》原序及附录《贺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贺铸诗,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在原集九卷后增补“拾遗”“补遗”各一卷。参校清干隆彭氏知圣道斋抄本(简称清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本(简称宋人集),并酌校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中所收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独倚楼(更漏子三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贺铸。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上东门,门外柳。
赠别每烦纤手。
一叶落,几番秋。
江南独倚楼。
曲阑干,凝伫久。
薄暮更堪搔首。
无际恨,见闲愁。
侵寻天尽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独自倚在楼上,眺望着江南的景色。诗中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
首句“上东门,门外柳。”是描绘诗人所在的位置,东门外的柳树在这里显得格外鲜活。接下来的两句“赠别每烦纤手。一叶落,几番秋。”表达了诗人在离别时,对亲人的依恋之情。诗人感觉一片叶子的飘落,已经经历了几番秋天的变迁,让他不禁感慨时光的流转。
“江南独倚楼。曲阑干,凝伫久。”这两句是诗人自述,他孤独地倚在楼上,久久地凝视着远方。江南的楼阁曲阑干是诗人思念的背景,也是他寄托情怀的所在。
“薄暮更堪搔首。无际恨,见闲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内心的悲凉和忧愁。薄暮时分,他更加感到无尽的忧愁,看到的只是漫无边际的恨意和闲散的忧伤。
最后两句“侵寻天尽头。”表达了诗人对无尽忧愁的追寻。他的思绪超越天际,无法找到忧愁的尽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愁和追寻表达出来。诗中的江南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抒发了宋代时期士人的情感体验,展示了贺铸独特的诗境和才情。
初政寰区望太平,黎民乐业喜更生。裴公用舍无轻重,天下从兹有重轻。
轻风拂拂撼孤柽,庭户萧然一室清。隔叶蝉鸣微欲断,又闻余韵续残声。
丈人论行辈,高出五岳列。
叠叠石石石赘赘,立竿作表齐竿旄。阿谁造得云梯子,戋刂地过城百尺高
青娥呈瑞。正惨惨暮寒,同云千里。剪水飞花,渐渐瑶英,密洒翠筠声细。邃馆静深,金铺半掩,重帘垂地。明窗外。伴疏梅潇洒,玉肌香腻。幽人当此际。醒魂照影,永漏愁无寐。强拊清尊,慵添宝鸭,谁会黯然情味。幸有赏心人,奈咫尺、重门深闭。今夜里。算忍教孤负,浓香鸳被。
十世为儒少子孙,一生长负信陵恩。今朝埋骨寒山下,为报慈亲休倚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