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读易书怀》

家家住坐长安道,日问长安何草草。
春到骊山渭水深,拂石临流苦不早。
万户千门镇日开,无边风月随人好。
满城花柳断莺肠,芳菲易歇天难老。

作者介绍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的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阳枋的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作品评述

《读易书怀》是宋代阳枋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长安之行为背景,抒发了对长安城的喜爱和感慨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读易书怀

家家住坐长安道,
日问长安何草草。
春到骊山渭水深,
拂石临流苦不早。
万户千门镇日开,
无边风月随人好。
满城花柳断莺肠,
芳菲易歇天难老。

中文译文:
每家住在长安道旁,
每日问长安的繁忙。
春天来到骊山和渭水,
拂动石头临着流水,遗憾事情做得不早。
万户千门白天敞开,
无边的风景和月色随人们喜好。
满城的花草和垂柳折断了莺的肠,
芬芳的景色易逝,天难以长久。

诗意和赏析:
《读易书怀》以长安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长安城的热爱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之情。诗人首先描述了长安道上的居民,表示每日都会询问长安的情况,反映了长安作为当时的都城,繁忙而热闹的景象。接着,诗人以春天来到骊山和渭水的景象为引子,表现了长安的美丽和富饶。然而,诗人又以"拂石临流苦不早"来表达自己的遗憾,意味着他来到这里的时间已经晚了,错过了一些美好的事物。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长安城的繁华景象,万户千门都白天敞开,人们可以随意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和明亮的月光。但是在这繁华的背后,诗人用"满城花柳断莺肠"来形容长安的景色,意味着花草盛开和垂柳如丝的美景,却断绝了莺鸟的乐声,暗示了繁华背后的寂寞和悲凉。

最后两句"芳菲易歇天难老"表达了诗人对长安繁华景象易逝和时光不老的感慨。长安的花草美景和繁华景象虽然美好,但却易逝,而时光却无法永远停留,故长安的繁华难以长久。

整首诗以长安为背景,通过描绘城市的繁华和景色的美丽,凸显了时光易逝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 《石洞饷酒》

    忘忧自古无上策,欲饮家贫酒杯迮。今朝鹊喜报远饷,未坼赤泥先动色。鱼长三尺催脍玉,巨蟹两螫仍斫雪。勿言地僻少过从,清风明月俱吾客。驱除二竖走三彭,零落眼花生耳热。陶然酣卧听松声,媿尔公卿足忧责。

  • 《子瞻赠岭上老人次韵代老人答》

    岭头卢老一炉灰,长短根茎各自栽。轻贱已消先世业,知君海上去仍回。

  • 《大哀洲》

    玉辇南巡去不还,翠娥望断楚云间。波寒剩寫哀弦怨,露冷偏滋泪篠斑。一水盈盈伤远目,九峰(左山右双)(左山右双)惨愁颜。荒洲千古凄凉地,半掩空祠向暮山。

  • 《饯乡守宋监丞二首》

    牛屋渔矶在履封,晚将身世托春风。荒原拾穗谁怜我,小队寻花屡屈公。耄有须眉如盖老,衰无歌诵美文翁。明时各遂飞潜性,去矣鞭鸾碧落中。

  • 《和林宗简除夜韵余与宗简皆病余而除夜皆赋诗》

    穷怀卿相忧,老作儿女悲。百尔皆妄想,一粲看新诗。短长总归尽,君阅古盛衰。煌煌五侯家,宽作数世期。经史或不读,名字亦奚为。茂对乾三阳,静养月一规。

  • 《牡丹》

    青帝于君事分偏,秾堆浮艳倚朱门。虽然占得笙歌地,将甚酬他雨露恩。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