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岂不为达,其如望未充。
敏辞倾一代,发问诎三公。
厌向承明直,思行邵伯风。
嗟嗟玉树折,埋没彼蒿宫。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端明李侍郎挽歌三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官岂不为达,其如望未充。
虽然身居高位,但感觉内心仍未得到满足。
敏辞倾一代,发问诎三公。
他的辞章才智过人,以至于他的提问都使得宰相们难以回答。
厌向承明直,思行邵伯风。
他不满于顺从权贵的言辞,而是追求邵伯那种坦率直言的风格。
嗟嗟玉树折,埋没彼蒿宫。
唉,可惜李侍郎这颗像玉树一样高贵的人才已经逝去,就像昔日的蒿宫一样被掩埋了。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李侍郎的哀悼和对他在官场上的不满。李侍郎虽然在官场上有一定的成就,但他的内心却未得到满足,感觉还有更多的事情没有完成。他的才智出众,能够提出难以回答的问题,但这也使他与权贵们产生了隔阂。他不满于权贵们的虚伪和奉承,希望能以邵伯的风格,坦率直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整首诗以悼念李侍郎的逝去作为结尾,将他比喻为折断的玉树,蒿宫则象征他的才华被掩埋在官场的浮华之下。
这首诗词通过对李侍郎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官场虚伪的不满和对真诚直言的向往。它展现了作者对真实才华的崇敬和对功成名就的追求的思考。整首诗词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描绘李侍郎的形象和境遇,表达了对他的怀念和对官场现实的思考。
君理朝宗楫,吾乘上峡船。此杯同此地,明月又明年。怕作凌晨别,贪看彻晓圆。眉间有黄气,知近冕旒边。
何处人事少,西峰旧草堂。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后岭有微雨,北窗生晓凉。徒劳问归路,峰叠绕家乡。
溪水连天秋雁飞。藕花风细鲤鱼肥。阿婆一笑知何事,怀橘郎君衣锦归。天上月,几秋期。娟娟凉影画堂西。堂前拜月人长健,两鬓青如年少时。
塞北为君戍,江南是妾家。遥知关外雪,正似岭头花。
道人活计不相侵。各自衣餐各自寻。莫为闲言闲斗气,休争俗事俗萦心。搜玄绝虑龙随虎,索隐记机水养金。清净色身全法体,一炉丹熟步瑶
春事为谁来,枝上半留残雪。恰近小园香径,对霜林寒月。危兰凄断笛声长,吹到偏呜咽。最好短亭归路,有行人先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