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得榴花共一觞,艾人笑杀老夫狂。
子兰赤口禳何益,正则红船看不妨。
团粽明朝便无味,菖蒲今日麽生香。
一生幸免春端帖,可遣渔歌谱大章。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端午独酌》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端午节时独自饮酒的情景,并通过对一些端午节的传统元素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招得榴花共一觞,
艾人笑杀老夫狂。
子兰赤口禳何益,
正则红船看不妨。
团粽明朝便无味,
菖蒲今日麽生香。
一生幸免春端帖,
可遣渔歌谱大章。
诗词的意境主要围绕着端午节的氛围展开。首先,诗中提到了榴花,象征着夏季的到来,作者邀请榴花共饮一杯酒,寓意着与自然共享美好时光。接着,诗中提到了艾人,指的是端午节时人们用艾草驱邪的习俗,作者笑称自己因为独自饮酒而被人视为疯狂。然后,诗中提到了子兰,子兰是一种端午节的植物,但作者认为用子兰来驱邪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因此表示对这种传统的怀疑。接下来,诗中提到了红船,红船是端午节龙舟竞渡的象征,作者表示对观看龙舟比赛并没有什么兴趣。最后,诗中提到了团粽和菖蒲,团粽是端午节的传统食物,菖蒲则是端午节的花卉,作者认为这些传统的东西在当下已经失去了原本的味道和香气。
整首诗词通过对端午节传统元素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传统的思考和怀疑。作者通过独自饮酒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追求,不愿受制于传统的束缚。诗中也透露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作者认为一切都在不断变化,传统的东西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摆脱束缚,自由地谱写自己的人生大章。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端午节传统元素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传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表达了对传统的怀疑和对自由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词既有对传统的批判,又有对自由的追求,给人以思考和启发。
百花争早孰过梅,天与芳时岂待催。莫惜黄金置清赏,隔年春色为君开。
玉肌花脸柳腰肢。红妆浅黛眉。翠鬟斜亸语声低。娇羞云雨时。伊怜我,我怜伊。心儿与眼儿。绣屏深处说深期。幽情谁得知。
晚景聊摅抱,凭栏几荡魂。槛虚从四面,江阔奈孤根。幽径薜萝色,小山苔藓痕。欲依师问道,何处系心猿。
去时憔悴青衿在,归路凄凉绛帐空。无限酬恩心未展,又将孤剑别从公。
写月图黄罢,凌波拾翠通。镜花摇芰日,衣麝入荷风。叶密舟难荡,莲疏浦易空。凤媒羞自托,鸳翼恨难穷。秋帐灯花翠,倡楼粉色红。相思无别曲,并在棹歌中。
未曾撞入摩耶腹,两手知他甚处安。右胁出来魔境现,只堪惆怅不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