楝花角黍五色缕,一吊湘累作端午。
越人哀君楫迎汝,呼声动地汗流雨。
鱼暇走避无处所,小试勒兵吾有取。
楼船将军下潢浦,佽飞射士彍弩。
大堤士女立如堵,乐事年年动荆楚。
却忆金明三月天,春风引出大龙船。
二十余年成一梦,梦中犹记水秋千。
三军罢休各就舍,一江烟雨朱帘夜。
隐隐滩声细卷沙,沙浅滩平双鹭下。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端午观竞渡曲江》是宋代朱翌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时观看竞渡的场景,表达了对传统节日的喜悦和对久别重逢的情感。
诗词的中文译文:
楝花角黍五色缕,
一吊湘累作端午。
越人哀君楫迎汝,
呼声动地汗流雨。
鱼暇走避无处所,
小试勒兵吾有取。
楼船将军下潢浦,
佽飞射士彍弩。
大堤士女立如堵,
乐事年年动荆楚。
却忆金明三月天,
春风引出大龙船。
二十余年成一梦,
梦中犹记水秋千。
三军罢休各就舍,
一江烟雨朱帘夜。
隐隐滩声细卷沙,
沙浅滩平双鹭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端午节观赛竞渡的场景为主题,展现了热闹喜庆的氛围和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热爱。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竞渡的现场,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氛。
首句以楝花、角黍和五色缕来描绘端午节的装饰,展示了繁华的景象。接着描述了湘江上的竞渡,越人悲伤地划着船迎接归来的君主,他们的呼声如雷动地,汗水如雨般涌流。这些描写表现了人们对君主的热爱和期盼,以及热烈的欢声笑语。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竞渡比赛的情景。鱼儿在浅水中躲避,而将军们则小试身手,展示他们的英勇和实力,射士们手持弓箭,娴熟地射击。这些描写展示了比赛的激烈和参与者的技艺。
诗的后半部分回忆起作者年少时在端午节的美好回忆。作者回忆起昔日金明三月的天气,那时的春风引出了盛大的龙舟比赛。过去的二十多年仿佛一场梦境,但作者仍然记得那时的水秋千,这让他感慨万分。
最后几句描绘了竞渡结束后的景象,三军罢休,各自回到住所。夜晚,一江烟雨笼罩,红色的窗帘在雨中若隐若现。滩头有隐约的声响,河滩浅平,两只白鹭在上面栖息。这些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氛围,将整个诗词推向了尾声。
《端午观竞渡曲江》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端午节竞渡的热闹场面和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热爱。诗意深邃,情感真挚,诗人通过描绘细节,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竞渡的现场,感受到热烈的气氛和人们的喜悦。诗中还融入了对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怀念之情。整首诗以端午节竞渡为主题,通过描写景物、人物和情感,展现了丰富的诗意和情感内涵,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端午节的文化价值和人情味道。
张公吃酒李公颠,盛六生儿郑九怜。舍下雄鸡伤一德,南头小凤纳三千。
醉舞狂歌踏落花,绿罗裙带有丹砂。往来城市买山药,那个西山是我家。
玉壶春酒射朝霞,只看纤腰不看花。但遣舟迎桃叶女,仍须恩赐短辕车。
武库精兵接混茫,挥犀余论意何长。丹台此日归仙籍,紫极他年记道场。暂别鬓毛浑老大,再来风月愈凄凉。不须陨涕悲邻笛,亦对松筠为感伤。
一股金花擘断钗,两行玉筋界香腮。近来自觉冰肌瘦,柳绿春衫放窄裁。
秋飚无踪迹,空中声奔驰。枯桑因已验,老病仍先知。惊沙入陂隙,危叶堕绿枝。幽怀聒不寐,山岳将恐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