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恩怨吟》

人之常情,无重于死。
恩感人心,死犹有喜。
怨结人心,死犹未已。
恩怨之深,使人如此。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作品评述

《恩怨吟》是宋代文学家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之常情,无重于死。
恩感人心,死犹有喜。
怨结人心,死犹未已。
恩怨之深,使人如此。

诗意:
这首诗词探讨了人类情感中最深沉的恩怨之情。作者认为,在人的一生中,没有比死亡更重要的事情了。当我们受到恩情感动时,即使死亡降临,也依然会感到欣慰。而当怨恨在人心中根深蒂固时,即使死亡来临,也无法消解。正是恩怨之情的深厚,使得人类产生如此复杂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人类情感中的恩怨。作者通过对恩情和怨恨的对比,展示了它们对人的影响和持久力。诗中的"人之常情,无重于死"表达了作者对死亡重要性的思考,强调了人生中最终的归宿。恩情能够感动人心,即使面对死亡,仍然能够带来喜悦。而怨恨则会在人心中扎根,即使死亡降临,仍然无法消散。诗词通过对这种恩怨之情的深度描写,表达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深远影响。

这首诗词简短而凝练,运用了对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以及生动的形象语言。它通过对恩怨之情的独特描绘,引发读者对人类情感和生命意义的思考。同时,它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关注情感内核和人性的特点。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内涵,是一首值得玩味和品味的作品。

  • 《鸥》

    采鱼秋江上,鸥鸟来相随。荡桨忽惊起,云天碧四垂。

  • 《遇昭瑞宫次韵 其一》

    红花翠竹满江皋,依约仙山驾巨鳌。月下每听来鹤佩,云中时复见龙袍。西江日薄潮声小,北极天开王气高。咫尺山河移版籍,书生徒尔说英豪。

  • 《和张荆州所寄》

    钟陵未命千里驾,洞庭亦系沙边舟。闭门读书卧岁晚,世事敢云风马牛。

  • 《初夏喜事》

    箕颍元非争夺场,潇湘自古水云乡。采茶歌里春光老,煮茧香中夏景长。歛版早知游宦恶,署门晚悟世情常。茹芝却粒虽无术,散发犹当效楚狂。

  • 《次韵谢处州乡人二首》

    黄花和露作深秋,志士临风惜壮猷。靡靡道途空接淅,摇摇心事剧县旒。儿时童木今盈抱,老去还家莫漫游。侧耳乡书上霄汉,圣朝宾贡似成周。

  • 《题张埧夫腴庄图三首》

    花光泉响不相参,城市山林难两兼。不分腴庄最无赖,一时奄有忒伤廉。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