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我游仙梦,梦到庐山顶上来。
不记花多与花少,怳然如步紫云回。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抚州(今属江西)人。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爲“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据明曹安《谰言长语》谓于成化五年在元江见一诗集,署江浙道提举艾性夫作,知其晚年亦曾仕元。核诸集中《留城寄旷翁》“吾年七十入城府,君更老吾仍出山,早岁相期作深隠,至今头白未能闲”,当指出仕事。有《剩语》及《孤山晚稿》,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剩语》二卷。 艾性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诗渊》所录诗。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卷。
《二十四夜梦到何许植物多瑞香觉而赋此》是宋代诗人艾性夫的作品。这首诗词通过诗人在梦中游仙,梦见庐山之巅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感受和对仙境般的美好世界的向往。
诗词中文译文:
春风吹我游仙梦,
梦到庐山顶上来。
不记花多与花少,
怳然如步紫云回。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梦中的仙境之旅。春风吹拂着诗人,他仿佛置身于一个神奇的世界,梦见自己来到庐山之巅。诗人并不在意花的多少,他陶醉在仙境般的美景之中,仿佛踏着紫色的云彩,心神飘忽。
赏析:
这首诗词以梦为媒介,将诗人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诗人通过描绘春风轻拂的场景,将读者带入他的游仙梦境中。庐山被视为中国山水名胜之一,而诗人梦见自己置身于庐山之巅,更加强调了梦境的神奇与不真实感。诗人故意不去记忆花的多少,表达了对美景的全然投入和心境的超脱。最后一句描述诗人犹如踏着紫云回来,给人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强调了梦境的奇幻和超验性质。
这首诗词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理想世界的向往。通过梦境的叙述,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超越现实的境界,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追求。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描写也展示了宋代山水诗的特色,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推崇和赞美。这首诗词带给人们一种超然的感受,让人们陶醉于诗人的梦幻之中,感受到美好的自然与心灵的交融。
风舟挽晴江,载客日夜行。身远心在家,腹肠何由平。未知所到期,先计还归程。时寻别时语,涕泪下纵横。仰观风中云,下视水上萍。共在天地间,可无同飘零。泻此樽中酒,美鱼其饮羹。虽饱不厌饥,强醉终自醒。笑言虽在远,音问犹有形。愿因东南风,时寄西北声。
桃李无言一径深。客愁春恨莫相寻。看花酌酒且开襟。白雪浩歌真快意,朱弦未绝有知音。月明千里故人心。
雄屏口分寄,珍祠倏再临。翚飞丛宇峻,龙濩伏渊深。蘋藻罗清荐,金匏合雅音。风旌翻凤蜺,晨炷燎榆沉。麝墨披新刻,尘签认旧吟。乐游情未足,残照下西岑。
田水颇胜师,寺梅若可妻。新月似小女,一弯向人低。平生寡师法,开径自出蹊。擘我妻女去,酷哉此别离。老饥方驱后,津梁忽已疲。行迈殊未歇,且拚骨与皮。下山如相送,青青势向西。
西庵松竹深,薄暮更微雨。山禽不畏人,嘲哳方对语。而余倦宦者,罢日今可数。京邑夙所怀,其如恶尘土。行复念斯游,回头怅何许。
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只恐因循。不见如今劝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