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桥纳纳袅东风,倒射斜阳千丈红。
晚色自佳人不见,青山翠雾碧波中。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二月十七日同子友过宇文氏庄观海棠二绝》是宋代李流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月十七日,我与友人一同来到宇文氏庄园赏花,欣赏海棠花的美景。长桥曲折地蜿蜒在花园中,柔和的东风轻轻拂过,吹动着花枝摇曳。夕阳斜射下来,映衬着千丈高耸的红色花海。晚霞渐渐散去,美丽的姑娘已不再出现在这晚色之中,只留下青山、翠雾和碧波相伴。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一同游览宇文氏庄园的情景,以及他们在园内欣赏海棠花的美丽景色。诗人通过描述长桥、东风、斜阳和红色花海等自然元素,展示出春天的美好景致和变幻多姿的自然景观。然而,诗末的晚霞逐渐散去,而佳人已经不再出现在晚霞之中,这种落寞和离别的情感也通过诗中的意象得到了表达。
赏析:
这首诗以极富艺术性的语言描绘了春天中的景色,通过运用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人情感的变化。诗人通过描绘长桥、东风、斜阳和红色花海等元素,将读者带入一个美丽而宁静的花园中。其中,红色花海的描绘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美感,展现了春天的繁华盛景。然而,整首诗的情感走向却在诗末发生了变化。晚霞逐渐散去,而佳人的缺席使得整个景色变得落寞和寂静。这种对美景的赞美与对离别的感伤相结合,使得诗词更具情感共鸣和深度。
通过这首诗词,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春天景色的热爱和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中运用的景物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也展现了李流谦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的敏感触觉。整首诗以简洁而精确的语言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雨行不转首,岂即真良图。二年望乡国,得归不暇徐。徒隶悉此意,颇作竭蹷趋。冲泥傍险地,亦复歌载涂。使君卓旌旆,小燕留僧居。一杯酹龙公,庶或辅相予。捧着觞一再,霁色明桑榆。安寝俟清晓,办装无滞濡。有祷必其应,显幽无乃拘。夸诩讳天幸,此理良自诬。
寒夜阻良觌,丛竹想幽居。虎符予已误,金丹子何如。宴集观农暇,笙歌听讼馀。虽蒙一言教,自愧道情疏。
身如传舍任西东,夜榻荒邮四壁空。乡梦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淮南火后居民少,河北兵前战鼓雄。万里别离心正苦,帛书何日寄归鸿。
不忍将身配象奴,手提麦饭祭亡夫。今朝武定桥头死,要使清风满帝都。
旱地奔雷,青天撒雨。六户不扃,龙无龙句。田地稳密底死汗迸流,妙用纵横底寒毛卓竖。万别千差透密机,撼动憨眠拄杖子。拄杖子喏,老老大大,百念灰寒,因甚被人唆使。只向道,四皓出商山,汉业归明主。
霜枯古树秋飒飒,枝间老猿罢腾踏。戏将长臂扑游蜂,半似相欺半相狎。冈峦高下路东西,由来异类不同栖。应怜野径穿花去,不作空山抱树啼。君不见场中有果房有蜜,共趁园林好风日。丁宁慎勿采桃花,留结山中千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