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发光林寺》

朝发光林寺,崎岖渡复攀。
抠衣缘翠湿,侧足下苍顽。
急雨欲平涧,断云时见山。
祗应超胜地,行路未尝难。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发光林寺》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李弥逊。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朝早离开发光林寺,攀登崎岖的山道,渡过急流。衣襟上被清晨的露水打湿,脚步侧移踏过坚硬的石头。突然下起瓢泼大雨,遮住了山景。云雾时隐时现,山峦若隐若现。这个地方一定是超凡脱俗的胜地,我前行的路从未艰难过。

诗意:
《发光林寺》描绘了作者清晨离开光明的林寺,穿越崎岖的山路和急流的场景。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变幻,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坚毅不拔的精神和对旅途的乐观态度。诗中传递出一种豁达、乐观的情感,以及对自然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旅程的积极态度。

赏析:
《发光林寺》以简练的语言刻画了一幅旅途中的景色和心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旅行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坚持不懈的追求的向往。诗词中的光明林寺象征着希望和宁静,而崎岖的山路和急流则展示了旅途中的困难和挑战。然而,诗人并没有被困难所击倒,反而展现出乐观和坚定的态度,认为前行的路并不困难。这种积极的情感和乐观的态度给人以鼓舞和启示,表达了对人生旅程中的挑战和困难的应对方式。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和旅行的隐喻,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和赞美,也启示了读者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 《采莲曲》

    解道芙容胜妾容,故来江上采芙蓉。檀郎何事偏无赖,不看芙蓉却看侬。

  • 《乙卯冬杨廷秀访平园即事二首》

    梅得诗翁八月歌,至今万朵压枝多。明年结子应无数,金鼎调时味正和。

  • 《次韵子瞻以红带寄王宣义》

    参军但有四立壁,初无临江千木奴。白头不是折腰具,桐帽棕鞵称老夫。沧江鸥鹭野心性,阴壑虎豹雄牙须。鷫鷞作裘初服在,猩血染带邻翁无。昨来杜鹃劝归去,更待把酒听提壶。当今人材不乏使,天上二老须人扶。儿无饱饭尚勤书,妇无复褌且著襦。社瓮可漉溪可渔,更问黄鸡肥与癯。

  • 《采荔子十绝》

    开国何其忝,笺天未必俞。缴还三百户,换赐一千株。

  • 《望江南(茶)》

    松风远,莺燕静幽坊。妆褪宫梅人倦绣,梦回春草日初长。瓷碗试新汤。笙歌断,情与絮悠扬。石乳飞时离凤怨,玉纤分处露花香。人去月侵廊。

  • 《送黄钦之赴广州盐税三首》

    地气周遭逐处流,五羊渐已似中州。海风吹断山无瘴,炎月何妨作宦游。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