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草黄茅间瘦田,郊原残暑已萧然。
泽连楚梦悲秋野,山近尧封望日天。
浓绿远陂铺晚稼,幽香秋水折残莲。
热行更益相如渴,怅望华陵陆子泉。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发云山近岐亭望光蔡接尉氏》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草黄茅间瘦田,
郊原残暑已萧然。
泽连楚梦悲秋野,
山近尧封望日天。
译文:
在白草和黄茅之间,有一片瘦弱的田地,
郊原上残留的暑气已经消散。
湖泽连绵,楚国的梦想在秋野中悲伤,
山峦近在眼前,仿佛能望见尧帝封禅的日子。
诗意: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景色的感慨和思考。诗中描绘了一片瘦弱的田地,暗示着农民的辛勤劳作和生活的艰辛。郊原上的残暑已经过去,秋天的凉意开始弥漫。作者通过描写湖泽连绵和楚国的梦想,表达了对历史的思念和对过去辉煌时代的向往。山峦近在眼前,似乎能望见古代帝王封禅的盛况,这也暗示着作者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乡村生活和历史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白草黄茅、郊原残暑、泽连楚梦等,使诗词更具艺术感和表现力。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佩,对历史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向往。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展现了作者对乡村和历史的独特感悟。
拟占名场第一科,龙门十上困风波。三年护塞从戎远,万里投荒失意多。花县到时铜墨贵,叶舟行处水云和。遥知布惠苏民后,应向祠堂吊汨罗。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惝怳令人愁。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
范蠡泛五湖,子房从赤松。功成乞身退,明哲保令终。彼美二丈夫,世异辙则同。此道久不作,利欲尘相蒙。急流不如返,失脚机穽中。
方响闻时夜已深,声声敲著客愁心。不知正在谁家乐,月下犹疑是远砧。
风箭射壁缝,寒稜入被单。幽栖悄无梦,神思静常安。纸帐悬冰帘,霜华结玉盘。窗外竹敲竹,坛前旛动旛。青灯寒燄短,红炭冷灰残。暗香何处梅,彻夜相檀栾。
近来多病不堪言,长欲醺醺带醉眠。新酒乍逢重九日,好花初接小春天。自知命薄临头上,不愿事多来眼前。唯有天津横落照,水声仍是旧潺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