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泛莲观音赞》

一叶莲舟泛渺瀰,诵观音也戴阿弥。
希奇妙相毫端上,五濁众生知未知。

作者介绍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歷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隠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爲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孙震《石溪心月禅师语录序》、杨栋《御书传衣庵记》。 释心月诗,以辑自《语录》的诗及《语录》、《杂录》中单编的诗合编爲四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泛莲观音赞》是宋代释心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片莲花船在广阔的水面上漂流,诵读着观音经文,头戴阿弥陀佛佛冠。奇妙的形象展现在众人面前,五浊众生对此既了解又未知。

诗意:
这首诗词是对观音菩萨的赞美。诗中以一片莲花船作为象征,表达了虔诚的信仰和对观音菩萨的敬仰之情。通过诵读经文和戴上佛冠,人们向观音菩萨祈求智慧和慈悲,希望能够摆脱尘世的浊气,得到救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观音菩萨的形象和众生的虔诚。诗中的莲花船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形象,莲花在佛教中被视为纯洁和悟性的象征,而船则代表着众生在生死轮回中的漂泊。莲花船的漂流象征着众生在尘世中的苦难和迷惑,而诵读观音经文和佩戴佛冠则是一种寻求解脱和救赎的行为。

诗中的观音菩萨被描绘为奇妙而庄严的存在,她具有智慧和超凡的力量,能够救度五浊众生,使他们得到解脱和觉悟。观音菩萨的形象给人以希望和安慰,让人们相信在痛苦和困惑中,有一种超越尘世的力量存在。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信仰和虔诚的情感,同时也透露出对人生和存在意义的思考。它呈现了一种追求超越并寻求救赎的心境,表达了人们对于智慧和慈悲的渴望。通过观音菩萨的形象,诗词展示了佛教思想中的救度与解脱的理念,向人们传递了一种宁静和希望的情感。

  • 《壮观亭为真州作》

    频年入梦此跻攀,骤觉平时气象还。吴客到应忘月观,淮乡胜不数平山。飞檐曲槛霄霏处,叠嶂横江几席间。见说能诗好宾主,风雷落笔每乘闲。

  • 《蜗庐》

    蜗庐四壁空,也过百年中。葑火朝供爨,芦绵夕御风。不憎穷有祟,自以放名翁。但恨村醪薄,衰颜只蹔红。

  • 《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 《湖上被水有感二首》

    汲汲湖上叟,种瓜湖上园。晨夕自抱瓮,长此苍玉丸。所希烈日中,消彼行人袢。垂垂一月雨,平陆白浪翻。屋庐且已没,根蒂那复存。初心竟何如,天意吾奚言。

  • 《天安门诗抄》

    京城处处皆白花,风吹热泪撒万家。从今岁岁断肠日,定是年年一月八。

  • 《春日登吴门》

    故国望不见,愁襟难暂开。春潮映杨柳,细雨入楼台。静少人同到,晴逢雁正来。长安远于日,搔首独徘徊。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