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程远近,海塞愁先入。
瘴雨出虹蝀,蛮江渡山急。
常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
雁至草犹春,潮回樯半湿。
丹丘凤凰隐,水庙蛟龙集。
何处树能言,几乡珠是泣。
千年赵佗国,霸气委原隰。
龌龊笑终军,长缨祸先及。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番禺道中作》
博罗程远近,海塞愁先入。
瘴雨出虹蝀,蛮江渡山急。
常闻岛夷俗,犀象满城邑。
雁至草犹春,潮回樯半湿。
丹丘凤凰隐,水庙蛟龙集。
何处树能言,几乡珠是泣。
千年赵佗国,霸气委原隰。
龌龊笑终军,长缨祸先及。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陈陶在番禺道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远方异域的向往和思考。诗歌主题与情感交织,通过描述自然景物和古代传说故事,揭示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想象和对权力和荣耀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的诗意丰富,用词凝练,形象生动,展现了唐代旅行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如瘴雨后出现的彩虹、满载犀象的城邑,以及驻足观望的雁群,展示了旅途中的美丽和多变。同时,作者也揭示了异域文化与传说,如丹丘凤凰、水庙蛟龙,以及树木和宝珠的神秘,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在诗末,作者用一种不屈的语调,以及对历史和时代的思考,揭示了人们对权力和荣耀的矛盾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物和古代传说为基础,通过抒写旅行者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异域世界的向往和对人性的思考。诗中掺杂了历史和情感,给人一种既奇幻又深刻的感觉。
居家到底胜居官,啼鸟声中昼掩关。待得小园花落尽,更须移酒对青山。
万条银烛引天人,十月长安半夜春。步障三千隘将断,几多珠翠落香尘。一人女婿万人怜,一夜调疏抵百年。为报司徒好将息,明珠解转又能圆。人主人臣是亲家,千秋万岁保荣华。几时曾向高天上,得见今宵月里花。比翼和鸣双凤凰,欲栖金帐满城香。平明却入天泉里,日气曈曨五色光。
汉家飞将领熊罴,死战燕山护我师。威信仇方名不灭,至今奚虏奉遗祠。
卑栖曾未托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蒙叟自当齐黑白,子牟何必怨江湖。秋天响亮频闻鹤,夜海曈曨每见珠。一醉一吟疏懒甚,溪人能信解嘲无。
月华未上鼓声喧,又向山阴过上元。五岁镜湖才一熟,今年灯市始应烦。留连昼景通三夜,呼吸阳和达九门。游客不知千古意,看人看火漫奔奔。
早年勤倦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眼损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欲如何。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千药万方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