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
有诏征草泽,微诚将献谋。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
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
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
但营数斗禄,奉养每丰羞。
若得金膏遂,飞云亦可俦。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郎。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涣之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中文译文:
南渡洛阳津,西望十二楼。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诸侯。
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
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
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
有诏征草泽,微诚将献谋。
冠冕如星罗,拜揖曹与周。
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
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
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
但营数斗禄,奉养每丰羞。
若得金膏遂,飞云亦可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昌龄写给梁德琳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政治的憧憬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洛阳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辉煌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
诗的开篇以洛阳城为背景,描绘了明堂和十二楼的壮丽景色。明堂坐天子,月初朝见诸侯,显示出帝王之威和王朝的荣光。清乐动千门,皇风被九州,表现了朝廷繁华盛世的景象。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庆云从东来,泱漭抱日流,形容云霞和江河的宏大景象。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开始思考与现实的关系。升平贵论道,文墨将何求,表达了对道德和文学之路的追求。有诏征草泽,微诚将献谋,显示出作者对进入朝廷从政的渴望。
然而,望尘非吾事,入赋且迟留,作者并不愿意陷入朝廷纷争的烦扰中。幸蒙国士识,因脱负薪裘,感慨自己得到了理解与知音。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愿望和对未来的期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表达了作者借歌吟来抚慰梁德琳的愁苦。但营数斗禄,奉养每丰羞,表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若得金膏遂,飞云亦可俦,希望能够获得金膏遂,飞黄腾达。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功名利禄和政治权力的矛盾心理,通过对洛阳景象的描绘,呈现了盛世繁华与个人追求的对比。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梦想。
诸公学道,略听予言。如同干句家缘。试看登杆踏索,走马行船。何曾说辛道苦,遇艰难、转转心坚。忘危险,更忘身忘命,忘后忘前。不管傍人冷笑,殷勤地,常常谨谨专专。假是苏秦陆贾,说不回肩。人能如斯向道,可搜真、搜妙搜玄。无不悟,又何愁不做神仙。
弓刀陌上,净蛮烟瘴雨,朔云边雪。幕府横驱三万里,一把平安遥接。方丈三韩,西山八诏,慕义羞椎结。梯航入贡,路经头痛身热。今代文武通人,青霄不上,却把南州节。虏马秋肥雕力健,应看名王宵猎。壮士长歌,故人一笑,趁得梅花月。王春奏计,便须平步清切。
山瘦溪如练,丹青见亦稀。乱鸦将景过,孤鹜带霞飞。秋色此时老,故园何日归。西风吹独立,搔首怯征衣。
萧条良夜永,秋草对衰颜。露下鸟初定,月明人自闲。独悲无旧业,共喜出时艰。为问功成后,同游何处山。
遍室清凉,满堂功德。四方八表无遮塞。灵光万道出昆仑,人前岂敢夸仙格。缄口无言,灰心有则。姓名已录华胥国。逍遥自在看长安,金花
按图得此已欣然,胜趣何尝有变迁。一把香茅千个玉,不妨邂逅揖苏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