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收雨脚云气温,葛藤剌屡穿径人。
精庐桃李花漫山,声钟声绕落花间。
野僧净设伊薄供,译脱西方如说梦。
我方云笑耳不闻,寒窗暮对西山云。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访何庵观水陆功德》是宋代陆文圭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描绘山水景色和表达诗人的思绪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传达了作者的情感和哲思。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山收雨脚云气温,
葛藤剌屡穿径人。
精庐桃李花漫山,
声钟声绕落花间。
野僧净设伊薄供,
译脱西方如说梦。
我方云笑耳不闻,
寒窗暮对西山云。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现了雨后山间云气温暖的景象,以及葛藤纵横交错的山径,给人一种自然清新的感觉。接着,描写了一座精致的庐堂,桃李花盛开在山间,钟声回荡在花瓣间,营造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氛围。
诗中还提到了一个野僧净,他在这里布置了简单的供品,将自己的信仰和虔诚表达出来。而西方的事物对他来说如同在说梦一般遥远和虚幻。然而,诗人自己却不为这些事物所动,他对于外界的喧嚣置之不闻,宁静地面对着寒冷的窗户,与西山的云一同度过黄昏。
这首诗词以山水景色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于宁静、自然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使读者在品味诗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然的美妙与恬静。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韵味和文人的情感追求。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一别于今又五年,关河风雨梦相牵。羡君老有惊人术,愧我贫无使鬼钱。淮雁南来斜作字,楚江东下直如弦。子云罢献《长杨赋》,头白归来草《太玄》。
两朱阁,南北相对起。借问何人家,贞元双帝子。帝子吹箫双得仙,五云飘飖飞上天。第宅亭台不将去,化为佛寺在人间。妆阁伎楼何寂静,柳似舞腰池似镜。花落黄昏悄悄时,不闻歌吹闻钟磬。寺门敕榜金字书,尼院佛庭宽有馀。青苔明月多闲地,比屋疲人无处居。忆昨平阳宅初置,吞并
香罢宵薰,花孤昼赏。粉墙一丈愁千丈。多情春梦苦抛人,寻郎夜夜离罗幌。好句刊心,佳期束想。甫愁春到还愁往。消魂细柳一时垂,断肠
聚远楼头面面风,冷泉亭下水溶溶。人间炎热何由到,真是瑶台第一重。
予从江南来,见子东浦榛。问子何不治,子兄游洛濒。子素乐文字,而复养慈亲。去年始升朝,差差陪缙绅。今也与吾肩,行立笑语频。未经鬓发改,喜预班缀新。思如曩时会,浩饮不计巡。往谒持约史,文辞媿彬彬。谓将一乘粟,欲敌千箱囷。然而泽中蛇,时得龙一鳞。况复周孔教,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