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寒茅屋是谁家,独木桥横小迳斜。
却是无人行到处,春风先已到梅花。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诗词《访梅》是宋代诗人杨公远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荒寒茅屋是谁家,
独木桥横小迳斜。
却是无人行到处,
春风先已到梅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贫瘠的茅屋,问道这里是谁的家。一座独木桥横跨在弯曲的小径上。然而,尽管这里人迹罕至,春风却已经先行到达了梅花树下。
赏析:
《访梅》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寒冷而荒凉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孤寂与贫困状况的思考。荒寒茅屋和独木桥都是贫困生活的象征,而小径的曲折斜陡则增加了环境的荒凉感。然而,令人感动的是,尽管这个地方鲜有人迹,春风却已经先行到达了梅花树下。这种对春天希望的描绘使整首诗透露出一种希望与坚韧的情感。
诗人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对贫困环境的抱怨,但又透过对春风和梅花的描绘传递出希望和坚持的力量。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春风已经到达梅花树,预示着生命的力量和希望的到来。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方式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并呼唤读者在困境中保持希望和坚持。
发底青青无限春。落红飞雪谩纷纷。黄花也伴秋光老,何事尊前见在身。书万卷,笔如神。眼看同辈上青云。个中不许儿童会,只恐功名更逼人。
接石为槽绕画檐,清风爽气坐来添。恰从天外为飞瀑,又向人间作水帘。
久不在城市,少留心怅然。幽芳可揽结,伫子饮云泉。
自叹平生老道涂,不堪泥雨又驱车。鹭鹚第一清高底,拂晓溪中有干无。
彼鼠侵我厨,纵狸授粱肉。鼠虽为君却,狸食自须足。冀雪大国耻,翻是大国辱。膻腥逼绮罗,砖瓦杂珠玉。登楼非骋望,目笑是心哭。何意天乐中,至今奏胡曲。官军收洛阳,家住洛阳里。夫婿与兄弟,目前见伤死。吞声不许哭,还遣衣罗绮。上马随匈奴,数秋黄尘里。生为名家女,死作
云长不绝旧君情,元直终随老母行。立效报公何感慨,指心辞主更分明。三方本以兵攻战,一士能为国重轻。多谢曹刘存大度,任教忠孝得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