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氏平日本富家,庭中怪石蹲麏麚。
子孙分散不复惜,排弃坑谷埋泥沙。
一株跃出随畚锸,知我开轩方种花。
颓然远岭垂涧壑,豁然洞穴通烟霞。
什夫徒置幸不远,轩前桐柏阴交加。
我家旧隐久不到,小池尺水三流槎。
少年旋绕看不足,时呼野老来煎茶。
老人得此且自慰,更访余石探幽遐。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方筑西轩穿地得怪石》
朝代:宋代
作者:苏辙
卞氏平日本富家,
庭中怪石蹲麏麚。
子孙分散不复惜,
排弃坑谷埋泥沙。
一株跃出随畚锸,
知我开轩方种花。
颓然远岭垂涧壑,
豁然洞穴通烟霞。
什夫徒置幸不远,
轩前桐柏阴交加。
我家旧隐久不到,
小池尺水三流槎。
少年旋绕看不足,
时呼野老来煎茶。
老人得此且自慰,
更访余石探幽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苏辙的家族曾是富贵之家,庭院中有一块奇特的怪石,形状像麏麚(传说中的神兽)。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家族子孙分散,不再重视这块怪石,甚至将其排斥到坑谷中埋藏泥沙之中。
然而,作者决心将这块怪石重新挖掘出来,用畚锸(一种用于挖掘的工具)将其取出,并决定开辟一片花园,将怪石放置其中。怪石重新展现出它的壮丽景象,仿佛连接了远处的岭峦、涧谷,通向了遥远的洞穴和烟霞之地。
然而,周围的人却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样的景观并不值得远道而来。然而,在作者的轩前,桐柏树阴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片幽静的环境。作者的家族在这片地方已经隐居了很久,小池中的水也流淌着宁静的气息。
年轻人绕行其中,觉得不足为奇,只有偶尔有些野老前来煮茶,他们感到满足。老人们欣赏怪石的美丽,同时也探索着其他石头的幽玄之处。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家族曾经的辉煌感到遗憾,但他仍然努力保存家族的文化遗产。通过重新发掘怪石和打造花园,他试图唤起人们对于美的欣赏和珍惜。尽管年轻人对此不以为然,但老人们仍然能够欣赏到这种美,并在其中找到慰藉。这首诗词以怪石为象征,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人们对美的态度的思考。
高卧白云乡,崖泉对阁凉。守贫无属道,多病数求方。耕犊惊雷毙,寒芜入圃荒。如何帝未梦,吟苦顶铺霜。
嵩山胜地神仙宅,真君独作嵩山伯。昔闻解职扣帝阍,厌此尘寰年已百。天上百年一瞬间,下土衮衮多腥膻。劳神应念日月走,瞑目深哀膏火然。潘公欲代复谁举,仙籍题名今几传。忆昔元丰己未游,僊泉犹作雨深湫。十年新事还堪笑,庙貌今祠灵惠侯。
一代衣冠霸业休,半山金碧梵宫留。伤心废宅松榆老,满目寒塘菡萏秋。马鬣未平馀葬地,蛾眉不见但妆楼。凭高欲问豪华事,耆旧无人僧白头。
渊明识琴心,徽弦总不具。兴发时抚弄,悠然得真趣。杳然太古音,充满一切处。吾今琴亦亡,至乐随所寓。调此方寸微,物物尽和豫。一奏万化熙,再奏九功叙。大声越宫商,俗耳恐难喻。单父不下堂,阳春被黎庶。
遥遥天无柱。流漂萍无根。单身如萤火。持底报郎恩。
帝所三江带五湖,古来修贡有淮鱼。上方无复蠙珠事,玉食光辉却要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