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凤池寺》

经年闻说凤池山,蜡屐方偷半日闲。
笑语客随朱阁上,醉醒身在白云间。
溪桥野水清犹急,海岸轻寒去却还。
为郡天涯亦潇洒,莫嗟流落鬓毛斑。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作品评述

《凤池寺》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经过多年听说凤池山,蜡屐才偷得半日闲。笑语中的客人随着登上朱阁,醉醒时发现自己身在白云之间。溪水在桥上流淌,清澈而急促,海岸上的微寒已离去。作为郡城的边缘,也同样自在潇洒,不必悲叹岁月流逝带来的白发斑驳。

诗意:
这首诗以凤池寺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凤池山和凤池寺被描绘得神秘而迷人,是诗人追求心灵安宁和寻找自由的象征。蜡屐偷得半日闲,笑语客随朱阁上,醉醒身在白云间,展现了诗人在这片自然之中放松心情、摆脱尘世纷扰的愿望。诗的结尾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生经历的豁达和从容。

赏析:
《凤池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追求自由的心境。诗人通过描述凤池山的神秘之美,以及自己在山水间的欢乐与自在,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宽容和对自然的崇敬。诗中的溪桥野水清澈急促,海岸轻寒已离去,描绘出山水的变幻和流动,与诗人对自由的追求相呼应。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生活境遇的接受和豁达,以及对自身经历的从容态度。整首诗意境高远,情感真挚,给人以宁静、舒适的感受,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心灵追求的独特见解。

  • 《临安钱武肃庙》

    吴越归旗纛,风云助鼓鼙。锦蒙山树遍,弩射海潮低。龙凤城葱郁,牛羊墓惨恓。古祠存故里,秋草庑东西。

  • 《村居 其一》

    辟世忘时势,茅庐傍小溪。灌畦晴抱瓮,接树湿封泥。乳鹿依花卧,幽禽过竹啼。新诗随外得,不用别求题。

  • 《临江仙(立春寄季顺妹)》

    一夜东风穿绣户,融融暖应佳时。春来何处最先知。平明堤上柳,染遍郁金枝。姊妹嬉游时节近,今朝应怨来迟。凭谁说与到家期。玉钗头上胜,留待远人归。

  • 《送黄叔源之甘肃州尹》

    江风飘飘杨柳青,江烟漠漠花冥冥。春光潋滟动笙乐,泼酷弄影蒲萄倾。客路迢迢平不颇,应有儿童迎五马。文章太守今几人?风流未有如今者。中原地古风俗淳,君侯抚牧仁化新。黄堂无讼白日静,甘棠有阴芳草春。君侯考绩□未改,虎竹铜符转光彩。功成早向江南来,江南有人遥相待。

  • 《有感十首》

    宫院深深今是非,可无三户报秦期。直应更作包胥泣,未抵含冤屈宋词。

  • 《发浙江》

    岛屿遍含烟,烟中济大川。山城犹转漏,沙浦已摇船。海曙霞浮日,江遥水合天。此时空阔思,翻想涉穷边。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