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者未必善,恶者未必恶。
彼此不忘怀,如何睡得著。
恶者难为善,善者难为恶。
老虎既忘机,如何睡不著。
释师范(一一七七~一二四九)(生年据《语录》卷二),号无准,赐号佛鑑,俗姓雍,梓潼(今属四川)人。九岁出家,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受具戒。六年,至成都,遇瞎堂高弟尧首座,请益坐堂之法。同年秋出峡,至荆南见玉泉俨。七年,见保宁无用全、金山退庵奇。又至四明,依育王秀巖瑞。后至钱塘,见松源岳于灵隠,往来南山,屡入肯堂充室,栖迟此山六年。继至吴门谒万寿无证修,又往西华秀峰依破庵先,往华藏依遯庵演。三年復还灵隠。时破庵居第一座,侍破庵开山广惠,三年散席,同登径山。又三年,偕破庵过天童扫密庵塔,留天童依息庵观,又返径山。破庵死,访旧友云窠巖于穹窿,并随之迁瑞光,皆爲首座。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入住庆元府清凉寺开法。居三年,移住镇江焦山普济寺。又迁庆元府雪窦山资圣寺、阿育王山广利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诏住临安府兴圣万寿寺。淳祐九年卒。爲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无准师范禅师语录》六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粲无文撰《径山无准禅师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二《径山佛鑑禅师墓志铭》。 释师范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语录》中单编的颂古、偈颂、贊等编爲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丰干寒拾虎四睡赞》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释师范。诗意表达了一种思考人性善恶、交往与睡眠之间关系的观点。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丰干寒拾虎四睡赞,
在丰干山寒冷之地,寻找残害四方的老虎,赞叹其睡眠之安详。
善者未必善,恶者未必恶。
善良的人未必一直行为善良,恶劣的人未必一直行为恶劣。
彼此不忘怀,如何睡得著。
人与人之间互相牵挂,如何安心入眠。
恶者难为善,善者难为恶。
恶劣的人难以转变为善良之人,善良的人难以堕落为恶劣之辈。
老虎既忘机,如何睡不著。
老虎既然没有人类那种思考和烦恼,如何不安心入睡。
诗词通过描述丰干山的寒冷环境和寻找虎的过程,引发了对人性善恶及其影响睡眠的思考。作者认为,善恶并非是绝对的,人们的行为不仅受自身的善恶品性影响,还受到环境和他人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使人难以安心入睡,而善恶之间的转变也并非易事。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探讨了人性与行为之间的纷繁复杂关系。通过对善恶的思考,诗词表达了对人性的理性思辨,以及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的关注。同时,通过与老虎的比喻,诗人传达了一种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不同,强调了人类思考和情感的复杂性。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非常巧妙地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意象,揭示了人性和情感的复杂性,引发读者对善恶、人际关系和自我思考的深入思索。
吴越归旗纛,风云助鼓鼙。锦蒙山树遍,弩射海潮低。龙凤城葱郁,牛羊墓惨恓。古祠存故里,秋草庑东西。
辟世忘时势,茅庐傍小溪。灌畦晴抱瓮,接树湿封泥。乳鹿依花卧,幽禽过竹啼。新诗随外得,不用别求题。
一夜东风穿绣户,融融暖应佳时。春来何处最先知。平明堤上柳,染遍郁金枝。姊妹嬉游时节近,今朝应怨来迟。凭谁说与到家期。玉钗头上胜,留待远人归。
江风飘飘杨柳青,江烟漠漠花冥冥。春光潋滟动笙乐,泼酷弄影蒲萄倾。客路迢迢平不颇,应有儿童迎五马。文章太守今几人?风流未有如今者。中原地古风俗淳,君侯抚牧仁化新。黄堂无讼白日静,甘棠有阴芳草春。君侯考绩□未改,虎竹铜符转光彩。功成早向江南来,江南有人遥相待。
宫院深深今是非,可无三户报秦期。直应更作包胥泣,未抵含冤屈宋词。
岛屿遍含烟,烟中济大川。山城犹转漏,沙浦已摇船。海曙霞浮日,江遥水合天。此时空阔思,翻想涉穷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