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石泉清照人,里无泥沙无无尘。
风翻日炙夏潦尽,古练一匹常奫沦。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奉和滁州九咏九首·庶子泉》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琅琊石泉清照人,
里无泥沙无无尘。
风翻日炙夏潦尽,
古练一匹常奫沦。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滁州的庶子泉景色。诗人形容泉水清澈如镜,反射出人的形象。泉水中没有泥沙和浑浊之物,非常纯净。夏天,风吹动泉水,炙热的阳光也使得夏季的洪水枯竭。古老的练水渠久经沧桑,常常会被洪水冲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庶子泉的描绘,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变幻。诗人用简洁而质朴的语言,形容了泉水的清澈和明亮,使读者感受到纯净和清新。诗人还通过对风和阳光的描写,展示了夏季的洪水的消退,以及水渠的脆弱。这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反映了生命的脆弱和变幻无常。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的庶子泉象征着纯净和清新,与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相呼应。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递诗人的情感,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朔风飕飕著古梅,寒枝冷落俟春回。可怜雪萼无人问,乞借阳和早放开。
乌台上客紫髯公,共捧天书静境中。桃朵不辞歌白苎,耶溪暮雨起樵风。
今朝风物甚美,明日阴晴未知。夕阳无回照理,落花有上天时。
向来得秘藏,着意国风初。一字呕心出,十篇随手书。天成新句熟,月煅古人疎。长铩非君敌,区区恃棘锄。
种田不收一年事,取妇不著一生贫。风吹白日漫山去,老却郎时懊杀人。
溪流清且深,松石复阴临。正尔可嘉处,胡为无赏心。我由不忍别,物亦有缘侵。自匪常行迈,谁能知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