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隐不可见,灵书藏洞天。
吾师四万劫,历世递相传。
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
离心无远近,长在玉京悬。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鞾。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輙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劒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十五卷。
奉饯高尊师如贵道士传道箓毕归北海
道隐不可见,灵书藏洞天。
吾师四万劫,历世递相传。
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
离心无远近,长在玉京悬。
诗意和赏析:
这是一首李白的赞颂师长的诗。诗人以仰视的口吻,描述了自己对师长和道教的敬仰之情。
首先,诗人说道隐不可见,灵书藏洞天。这句话表达了道教非常神秘,道士传道的教诲象征着洞天中的灵书。灵书是道士们研究和修炼的重要依据,而洞天则是道家修炼者的境界。
接着,诗人称呼师长为"吾师",并说他历经四万劫,递相传世。这是赞扬师长的修行之久远,也暗示着道教的传承之广远,代代相传。
诗中描写诗人与师长分别时,称其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别杖是道士们在旅途中所用的拐杖,青竹象征着清净和道教的修炼。行歌蹑紫烟则是形容诗人随着师长步入紫烟之中旅行,表达了诗人与师长共同修行的情景。
最后,诗人说离心无远近,长在玉京悬。离心是道家修炼的一个概念,意味着超脱尘俗、融入虚无的境界。长在玉京悬是指师长已经修行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悬浮在玉京,象征着高洁的道德境界和伟大的修行成就。
整首诗通过描写师长的修行之深奥和传承之广远,表达了诗人对师长和道教的极大敬仰之情。同时,诗中充满了道家特有的修行象征和意象,给人以神秘和高远的感觉。
今年一雪遍江淮,半月晴光冻不开。孤坐郡斋人寂寂,一枝红烛两瓶梅。
春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荒园一雨过,戢戢千万栽。青松种不生,百株望一枚。一枚已有馀,气压千亩槐。野人易斗粟,云自鲁徂徕。鲁人不知贵,万灶飞青煤。束缚同一车,胡为乎来哉。泫然解其缚,清泉洗浮埃。枝伤叶尚困,生意未肯回。山僧老无子,养护如婴孩。坐待走龙蛇,清阴
居疑与世分。
小饮不成醉,清谈多所欣。秋声摇落日,野色乱寒云。心事长千载,腰围更几分。西风丛桂发,倚槛得相闻。
莫道秋来芳意违,宫娃犹似妒蛾眉。幸当玉辇经过处,不怕金风浩荡时。草色长承垂地叶,日华先动映楼枝。涧松亦有凌云分,争似移根太液池。
巩树烟月上,清光含碧流。且无三已色,犹泛五湖舟。鹏息风还起,凤归林正秋。虽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