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植风琴二十年,僧来为我置斋前。
欲教羇思残春梦,吟落浮云共洒然。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风琴》是一首宋代晁说之创作的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对风琴的思念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第一句“不植风琴二十年”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没有弹奏风琴的心情。这句话中的“风琴”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象征,代表着诗人内心深处的音乐和情感。
接下来的一句“僧来为我置斋前”描绘了一位僧人为诗人准备斋饭的情景。这里的僧人可以被视为一位精神导师,他的到来为诗人提供了一个宁静的环境,使他能够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第三句“欲教羇思残春梦”表达了诗人渴望通过音乐来宣泄内心的离愁别绪。这句话中的“羇思残春梦”意味着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和对逝去春天的回忆。
最后一句“吟落浮云共洒然”描绘了诗人弹奏风琴时的情景。这句话中的“吟落浮云”意味着诗人的音乐如同吟唱一般,而“共洒然”则表达了音乐的自由流动和飘逸之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对风琴的思念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自由流动的音乐的追求。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丰富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音乐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
长檠当昼知无用,团扇经秋叹已陈。我独不才端有似,五年泽国又逢春。
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消得几多风露,变教人世清凉。
雨近黄梅动浃旬,舟回顾渚斗茶新。问郎紫笋谁家焙,莫是前溪读曲人。
沓嶂宽围巴水通,登临眼界浩无穷。空蒙岚翠云烟外,明灭波光树影中。莫咏枫林伤极目,且依苹末挹雄风。中原十载人将尽,相见休嗟休转蓬。
亭兰风蕙,昨日山阴曲。又过五峰来,听华堂、管弦丝竹。今年风物,著意庆生朝,□鹤舞,黑猿吟,花下眠青鹿。九龄五福,盛事人皆祝。谁识种春翁,等浮云、飞蟊过目。上方渴士,忠节起闻孙,金坡近,玉堂深,莫羡春田绿。
昨暮与君上龙湫,天久不雨无湍流。啸呼拊掌唤不应,怅望颇亦令人愁。夜来雷鼓惊龙起,溪声已觉乱人耳。莫辞重访尊者居,坐看倒翻三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