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岸临西野,旷然尘事遥。
清川下逦迤,茅栋上岧峣.
玩月爱佳夕,望山属清朝。
俯砌视归翼,开襟纳远飙。
等陶辞小秩,效朱方负樵。
闲游忽无累,心迹随景超。
明世重才彦,雨露降丹霄。
群公正云集,独予忻寂寥。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埽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少以三卫郎事明皇,晚更折节读书。永泰中,授京兆功曹,迁洛阳丞。大历十四年,自鄠令制除栎阳令,以疾辞不就。建中三年,拜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久之,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应物性高洁,所在焚香扫地而坐,唯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得厕宾客,与之酬倡。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集十卷,今编诗十卷。 韦应物,京兆长安人。生开元二十五年。少以三卫郎事明皇。干元间为太学生,始折节读书。永泰中为洛阳丞。大历间歷仕京兆府功曹参军。十四年,自鄠县令制除栎阳令,公疾辞不就。建中中拜尚书比部员外郎,出为滁州刺史。调江州。追赴阙,改左司郎中。復出为苏州刺史。约卒于贞元九年。其诗闲澹简远,人比之陶潜,称陶韦云。补诗一首。
《沣上西斋寄诸友(七月中善福之西斋作)》的中文译文如下:
绝岸临西野,旷然尘事遥。
清川下逦迤,茅栋上岧峣。
玩月爱佳夕,望山属清朝。
俯砌视归翼,开襟纳远飙。
等陶辞小秩,效朱方负樵。
闲游忽无累,心迹随景超。
明世重才彦,雨露降丹霄。
群公正云集,独予忻寂寥。
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山水田园诗的写作方式,通过描绘西斋的景色,展现了作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
诗中的绝岸临西野,意味着作者身处于高处,望见远方的野地,感触世俗繁忙之遥远。清川逦迤流淌,形容水流曲折动人,而茅栋则高置岧峣之上,使得房子与山峦相互辉映。
诗人在西斋中玩赏月夜,热爱美好的夜晚,眺望山峦在清晨的光照下更显美丽。俯砌则代表着低头望下去,看见归翼飞翔的鸟群。开襟纳远飙,则形容着心境开阔,接纳着远风的阵阵吹拂。
诗人在西斋仿效了陶渊明的生活方式,效法朱熹所倡导的负薪樵的简朴生活态度。闲游时犹如无累,心境与景色相互融合,超脱尘世烦忧。
最后两句诗则提到了明世中人才辈出,诗人自谦独处清静之地。这是对于时代风云变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独自欣赏自然景色的喜悦。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田园的景色,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也抒发了对于时代变幻的思考和自我的反省。
今年一雪遍江淮,半月晴光冻不开。孤坐郡斋人寂寂,一枝红烛两瓶梅。
春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荒园一雨过,戢戢千万栽。青松种不生,百株望一枚。一枚已有馀,气压千亩槐。野人易斗粟,云自鲁徂徕。鲁人不知贵,万灶飞青煤。束缚同一车,胡为乎来哉。泫然解其缚,清泉洗浮埃。枝伤叶尚困,生意未肯回。山僧老无子,养护如婴孩。坐待走龙蛇,清阴
居疑与世分。
小饮不成醉,清谈多所欣。秋声摇落日,野色乱寒云。心事长千载,腰围更几分。西风丛桂发,倚槛得相闻。
莫道秋来芳意违,宫娃犹似妒蛾眉。幸当玉辇经过处,不怕金风浩荡时。草色长承垂地叶,日华先动映楼枝。涧松亦有凌云分,争似移根太液池。
巩树烟月上,清光含碧流。且无三已色,犹泛五湖舟。鹏息风还起,凤归林正秋。虽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