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燕山冰亦消,归骖迎日喜嫖姚。
久行胡地生华发,初试东风脱敝貂。
插髻小幡应正尔,点盘生菜为谁挑。
附书勤扫东园雪,到日青梅未满条。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春日寄内》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到燕山冰亦消,
归骖迎日喜嫖姚。
久行胡地生华发,
初试东风脱敝貂。
插髻小幡应正尔,
点盘生菜为谁挑。
附书勤扫东园雪,
到日青梅未满条。
中文译文:
春天到了燕山,冰也融化了,
回来的骖车迎接旭日,喜迎嫖姚。
长期在胡地行走,发现华发生长,
初次感受到东风,摆脱了破旧的貂皮。
插在发髻上的小幡应该正直如你,
点缀着盘中的生菜,为了谁而装饰呢?
写附言的时候,勤于扫除东园的积雪,
直到日子过去,青梅才会饱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在奉使契丹时创作的,描述了春天来临时的一系列景象和感受。诗中的燕山、冰、骖车、旭日等都是描绘春天的符号,意味着寒冬过去,春天的气息已经弥漫。作者回到家中,迎接旭日的到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接着,诗中提到作者在胡地长期奔波,此时感受到了春风的气息,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在外地履行使命的过程,经历了许多辛苦和风雨,终于迎来了春天的温暖。与此同时,作者也在这个时候脱下了破旧的貂皮,可以理解为舍弃了疲惫和陈旧的形象,焕发出新的生机。
随后,诗中出现了插在发髻上的小幡和点盘中的生菜,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小幡应该代表着正直和高尚的品质,点缀生菜的动作则暗示了作者对于精致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作者勤于扫除园中积雪的景象,预示着冬天即将结束,青梅即将饱满,意味着希望和新的开始。整首诗以春天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于春天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困难和挫折之后,积极追求美好和新的可能性。
自酌椒浆酹紫渊,步虚声彻羽衣翩。坛心月冷刑鹅俎,雨脚风摇浴狶天。百里饱看红{左禾右罢}稏,一杯轻愧黑蜿蜒。韦编漫记经纶事,老对云雷却惘然。
布帆何处定逢春,身是归人又送君。明日隔城回首望,冷花寒叶满秋云。
举楫同千里,系舟时一言。共嗟蓬作屋,愿就席为门。行役身先困,征商思益昏。仅同登垄断,何止服车辕。
物理窥开后,人情照破间。敢言天下事,到手又何难。
肃事祠春溟,宵斋洗蒙虑。鸡鸣见日出,鹭下惊涛鹜。地阔八荒近,天回百川澍。筵端接空曲,目外唯雰雾。暖气物象来,周游晦明互。致牲匪玄享,禋涤期灵煦。的的波际禽,沄沄岛间树。安期今何在,方丈蔑寻路。仙事与世隔,冥搜徒已屡。四明背群山,遗老莫辨处。抚中良自慨,弱龄
太室横山蔽千里,相思空复上高台。瓮头白酒行当熟,离下黄花稍复开。陶令不无同醉兴,孟君况有解嘲才。欲愚西北高风势,飞度轘辕劝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