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五绝句二首之一》

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萦回长傍溪。
仿佛梦中寻蜀道,兴州东谷凤州西。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五绝句二首之一》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乱山环合疑无路,
小径萦回长傍溪。
仿佛梦中寻蜀道,
兴州东谷凤州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景象,描述了作者在奉使契丹途中所经历的旅途艰辛和迷茫感。乱山环合,山势错综复杂,给人一种迷失方向的感觉,仿佛没有路可走。小径弯曲回旋,沿着溪流流转不定。作者感觉自己就像在梦中寻找着通往蜀道的路,蜀道是古代蜀地和中原地区之间的一条重要通道,象征着一种前往目的地的追求。兴州位于东方的山谷,凤州则位于西方,这两个地方分别代表着起点和终点,诗中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思绪和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了一幅山水画卷,通过描绘山势和小径的曲折,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迷茫和困惑。诗中仿佛梦中寻蜀道的描写,将诗情与传统文学中的蜀道联想在一起,增添了一种神秘和探寻的色彩。最后两句以兴州和凤州的东西方向作为起点和终点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对结束旅途、达到目的地的渴望。整首诗词虽短小,但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心境和情感,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 《满庭芳(代乡老众宾报劝)》

    玉阙朝回,沙堤烟晓,碧幢光动军容。虎符熊轼,行指七闽中。假道吾乡我里,挥金事、思蹑前踪。倾怀处,萤窗雪案,犹说昔年同。相看,俱老大,襟期道义,不为王公。念儿时聚戏,念已成翁。取借玉壶美酒,还为寿、金盏翻红。仍频祝,中书二纪,寰海振淳风。

  • 《贺圣朝》

    修行须是身衣布。受寂寥餐素。道心不与众心同,绝忧愁思虑。内中认取金怀聚。并开明玉兔,赤鸾抱住黑龟精,这些儿谁悟。

  • 《送次饶赵职方罢成德军通判还朝》

    倅乘淹荣序,封轺促觐期。文章二台妙,昆弟五常眉。树隐征邮密,花留祖盖迟。秋毫供握处,春草见归时。书笏人思对,垂橐客怆离。羡君如彩凤,先集翠梧枝。

  • 《二月一日是贞元旧节有感绝句寄黔南窦三洛阳卢七》

    同事先皇立玉墀,中和旧节又支离。今朝各自看花处,万里遥知掩泪时。

  • 《回至瓜洲献侍中》

    紫微垣里旧宾从,来向吴门谒府公。奉使谬持严助节,登门初识鲁王宫。笙歌隐隐违离后,烟水茫茫怅望中。日暮瓜洲江北岸,两行清泪滴西风。

  • 《奉送贺若郎中贼退后之杭州》

    江上初收战马尘,莺声柳色待行春。双旌谁道来何暮,万井如今有几人。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