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望川原拱别都,汉唐冠盖已兵墟。
地横嵩少雄中夏,天险轘辕困万夫。
宫殿荒凉兴废恨,山河惨淡战争余。
登临不见淮南道,只有风尘满客裾。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福昌杂咏五首》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景象,通过对福昌地区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和社会动荡的忧虑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东望川原拱别都,
朝代的荣耀已经成为废墟。
地横嵩少雄中夏,
这片土地曾经是中原的中心,
如今却被战乱所困扰。
天险轘辕困万夫,
守卫边疆的城池已经孤立无援,
无数勇士被困其中。
宫殿荒凉兴废恨,
昔日的宫殿如今已经荒废,
兴盛与衰败的变迁令人痛心。
山河惨淡战争余,
山河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只剩下战争的残余。
登临不见淮南道,
站在高处眺望,却看不到淮南的道路,
只有风尘弥漫、满目疮痍。
这首诗词通过对福昌地区的描写,展现了战乱带来的破坏和社会动荡所带来的苦难。作者以凄凉的笔触描绘了曾经辉煌的都城如今的废墟,表达了对战乱和动荡时期的忧虑和痛心。诗中的景象揭示了战争对人民生活和社会秩序的摧毁,以及对山河和宫殿的伤害。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站在高处眺望,却只能看到风尘满目的景象,暗示了社会动荡给人们带来的困境和无奈。
这首诗词通过凄凉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传达了作者对战乱和社会动荡的忧虑和痛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它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通过描绘景象和抒发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忧虑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君理朝宗楫,吾乘上峡船。此杯同此地,明月又明年。怕作凌晨别,贪看彻晓圆。眉间有黄气,知近冕旒边。
何处人事少,西峰旧草堂。晒书秋日晚,洗药石泉香。后岭有微雨,北窗生晓凉。徒劳问归路,峰叠绕家乡。
溪水连天秋雁飞。藕花风细鲤鱼肥。阿婆一笑知何事,怀橘郎君衣锦归。天上月,几秋期。娟娟凉影画堂西。堂前拜月人长健,两鬓青如年少时。
塞北为君戍,江南是妾家。遥知关外雪,正似岭头花。
道人活计不相侵。各自衣餐各自寻。莫为闲言闲斗气,休争俗事俗萦心。搜玄绝虑龙随虎,索隐记机水养金。清净色身全法体,一炉丹熟步瑶
春事为谁来,枝上半留残雪。恰近小园香径,对霜林寒月。危兰凄断笛声长,吹到偏呜咽。最好短亭归路,有行人先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