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朝槃厌苜蓿,徇味得全差腾肉。
苍头扫地尿有出,赤炎腾烟龙尾秃。
土膏渐竭外欲枯,火候微温酒已熟。
拨灰可惜衣残锦,解箨独娄谨咔玉。
青青无日长儿孙,草草为人供口复。
瞄家丞相节萌苫,石家无人煮豆粥。
去毛留顶有何好,捣韭作节空自速。
不如野人工食淡,自记行厨入修竹。
句裹曾参玉版禅,胸中会著禹筜谷。
主人不间不须嗔,昨夜西风乡林屋。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赋烧笋竹安韵》是宋代陆文圭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先生早晨厌倦了吃苜蓿,改为追求美味的全差腾肉。灰蒙蒙的头发扫地,尿液溅出,炙热的火焰冒烟,龙尾辫秃顶。土地的肥力逐渐耗尽,外面的植物渐渐枯萎,火候微温,酒已经熟了。拨开灰烬,可惜衣服已经破旧不堪,解开竹箨,只剩下单薄的玉带。青山依旧,岁月长久,但子孙草草为人,只是供养口腹而已。瞄准着宰相家的菜篮,却发现石家却无人煮豆粥。剃去毛发,保留顶上的秃顶,有何好处?捣碎韭菜,用作节日的庆祝,其实只是虚空的快速行动。不如效仿野人,从事简朴的劳动,自己记着行厨入竹林。句裹曾经参与过玉版禅修,胸中明白禹筜谷的道理。主人无需急躁和责备,昨夜的西风吹过乡村林屋。
诗意和赏析:
《赋烧笋竹安韵》描绘了一个朝槃(早晨的饭食)的场景,以及诗人对于简朴生活和修身养性的思考。
诗中的先生厌倦了吃苜蓿,追求更美味的全差腾肉,暗示了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但也暗含对于过度追求物质的批判。灰蒙蒙的头发扫地,尿液溅出,炙热的火焰冒烟,龙尾辫秃顶,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早晨的烧菜场景,同时也暗示了物质的消耗和衰败。
诗中提到土地的肥力渐渐耗尽,植物枯萎,表达了对于自然资源的担忧和警示。与此同时,诗人也反思了过度追求物质享受所带来的消耗和浪费,提倡简朴生活。
诗中提到瞄准宰相家的菜篮,却发现石家没有人煮豆粥,以及剃去毛发留下秃顶,捣碎韭菜作为节日的庆祝,暗示了感叹社会中的不合理和虚浮,呼吁回归自然、简单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于修身养性的思考,诗人提到自己曾参与过禅修,胸中明白禹筜谷的道理,主人无需急躁和责备。这里表达了对于内心的宁静和修养的重视,呼唤人们平和从容的心态,以应对纷繁复杂的生活。
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细节,通过对于物质追求和简朴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于过度追求物质和享受的批判,以及对于回归自然、修身养性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对于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的思考,既展示了宋代社会的一些问题,又呼唤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淡的生活态度。
这首诗充满了对于自然、生活和人性的思考,通过平实而富有意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平衡的追求。同时,通过对于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于修身养性的呼唤,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于简朴生活的推崇。这种思想内涵使得《赋烧笋竹安韵》成为一首既具有现实关怀又富有哲理的诗词作品。
珠自右,紫电入丹城。内养婴儿成赤象,时逢五转采阳精。火自水中生。烧鬼岳,紫电起峥嵘。随意嬉游寰海内,寐如砂碛卧长鲸。时序与偕行。
海内埏埴遍,汉阴旌旆还。望留丹阙下,恩在紫霄间。冰雪背秦岭,风烟经武关。树皆人尚爱,辕即吏曾攀。自惜两心合,相看双鬓斑。终期谢戎务,同隐凿龙山。
峭壁苍苍苔色新,无风晴景自胜春。不知何树幽崖里,腊月开花似北人。
南墙钜竹拂青烟,正在空斋簿领前。欲向韩门借余润,乞将白璧种蓝田。
故人遗我酒,气味芳似清。置之屋壁间,兴至时一倾。银杯度一合,三釂已彻觥。既免戒沉湎,且无忧病酲。嵇阮愧令德,刘石无遐龄。荒狂有何乐,徒以酒自名。吾幸免困此,庶几尽平生。
带郭人烟少,通村径路微。水光浮栋宇,野色动窗扉。小树无重数,前山不合围。艰危邻虎窟,奔迫诡牛衣。白舫意何适,丹枫看即稀。西园小茅屋,知复几时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