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福寿院僧净皋写予及子中兄真求赞次子中韵》

弟兄本自读儒书,晚外形骸付六如。
摩诘文殊俱默默,从教似我与非吾。

作者介绍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作品评述

《福寿院僧净皋写予及子中兄真求赞次子中韵》是宋代周必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福寿院僧净皋给我和我弟中兄真寻求称赞写此次韵。

诗意:
这首诗题目中提到了福寿院,福寿院是一个佛教寺院,而作者周必大则是福寿院的僧人。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和弟弟中兄真的教育和培养的思考。诗人指出,他们两兄弟本来就读儒家经典,但是外表上仍然是世俗的六尘。然而,他们心中却默默地修行着,就像摩诘菩萨和文殊菩萨一样,默默地在佛法中修行。作者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与他们是否符合他的期望,还有待评判。

赏析:
这首诗词主要围绕着作者对自己和弟弟的教育与修行进行思考。作者以福寿院僧净皋的身份写下这首诗,显示了他对佛教的崇敬和尊重。福寿院是一个重要的修行场所,作者通过提及福寿院来凸显自己的身份和修行背景。

诗中描述了作者和弟弟的外貌与世俗相符,但他们内心却默默地修行佛法。摩诘菩萨和文殊菩萨是佛教中的两位重要菩萨,摩诘菩萨是智慧的象征,文殊菩萨则代表智慧的开发。通过将自己和弟弟比喻为摩诘菩萨和文殊菩萨,作者表达了他们对佛法的默默修行和对智慧的追求。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教育成果的思考和担忧。作者认为他们的教育方式是否达到了他的期望,是否让他们真正成为了佛法的修行者,这都是需要评判和反思的。这种思考展示了作者对自我的反省和对教育成果的责任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佛教修行为背景,通过对作者和弟弟的教育与修行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期望和对教育成果的反思。同时,通过引用佛教中的摩诘菩萨和文殊菩萨,突出了诗词中的智慧和修行主题。

  • 《大江西上曲(寄李宝夫提刑,时郊后两相皆乞归)》

    大江西上,郁孤台八境,人间图画。地涌千峰摇翠浪,两派玉虹如泻。弹压江山,品题风月,四海今王谢。风流人物,如公一世雄也。一片忧国丹心,弹丝吹笛,未必能陶写。西北风尘方澒洞,宰相闲归绿野。月斧争鸣,风斤运巧,不用修亭榭。紫枢黄阁,要公整顿天下。

  • 《句》

    沙鸥背人去。

  • 《狗子无佛性》

    铁壁银山,一箭穿过。潦倒赵州,口能如祸。

  • 《甲午元日》

    瑶极青阳献,璇宫紫气氲。晴光千嶂合,阳脉百泉分。门戟开黄道,台书得庆云。青归江柳染,红入圃梅芬。花颂回三朔,糕盘□五辛。春杯吹绿酒,不遣瘁颜醺。

  • 《蔡忠惠家书帖赞》

    家书正所以寄情之真,徒得观笔力之神,又以见公之褆身。予汇而藏,以警夫人。

  • 《依韵和孙秀才朱长官见寄二首同韵》

    古来富贵蹈危机,乐性安贫莫谓非。未及功名苍鬓改,欲从疏懒五湖归。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