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烟萝第一层,翻身要勘岭南能。
谓言檗峤三千指,不比黄梅七百僧。
释崇岳(一一三二~一二○二),号松源,俗姓吴,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二十三岁受戒于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于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于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歷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干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于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隠,命爲首座。不久出世于平江府阳山澂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爲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巖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隠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衆。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爲南岳下十八世,密庵杰禅师法嗣。有《松源崇岳禅师语录》二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陆游撰《塔铭》。 崇岳诗,以辑自《语录》者编爲一卷,以《语录》卷下单编之偈颂贊及他书所录编爲另一卷。
《福州内檗送广州化主》是宋代释崇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福州内檗送广州化主,
中文译文:
福州内檗送给广州的化主,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人送给广州的化主(指佛教的主要领袖或僧侣)福州内檗的情景。
赏析:
首句"福州内檗送广州化主"直截了当地揭示了诗词的主题,即作者将福州内所产的檗送给广州的化主。诗词通过运用福州内檗和广州化主这两个元素,展现了佛教在地区间的联系和交流。福州内檗作为一种特产,象征着地方的独特之处,而广州的化主则代表着佛教的传播和影响力。通过这一送礼的场景,诗词传递了佛教弘扬和交流的精神。
接下来的两句"不住烟萝第一层,翻身要勘岭南能"表达了化主的身份和境遇。"烟萝"可能指的是禅室或佛寺,"第一层"则是指高位或地位较高。这样的描述暗示了化主的崇高地位和修行的境界。"翻身要勘岭南能"表达了化主旅行到岭南地区的意愿和决心,暗示了他要在更广阔的地域中弘扬佛法。
最后两句"谓言檗峤三千指,不比黄梅七百僧"则揭示了檗的重要性和珍贵性。"檗峤三千指"表明福州内檗在数量上是非常丰富的,而"黄梅七百僧"则暗指黄梅县的僧侣众多。通过这种比较,诗词表达了福州内檗的珍稀和独特之处,将其与其他地区的宝贵资源相对比。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送礼的场景为背景,通过描绘福州内檗和广州化主之间的联系,展现了佛教弘扬和交流的意义。同时,诗词中运用了对地方特产和人物身份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檗的珍贵和特殊价值的认识。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表达方式,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佛教事业的关注和推崇。
蹇予山泽臞,飘飘一鸥似。天风忽假便,饮此金濑水。朝随章句儒,暮逐副墨子。肯叹饭不足,可恋惟酒美。赋茅亦聊复,久矣忘喜怒。尾宁曳涂中,人生行乐耳。怀人耿不寐,一夕三四起。江东暮云合,渺渺隔秋水。遗我诗两章,意古音粹美。敢谓义熙余,及见黄初体。君閒耻食粟,我出
第一江山,无边境界,压四百州。正天低云冻,山寒木落,萧条楚塞,寂寞吴舟。白鸟孤飞,暮鸦群注,烟霭微茫锁戍楼。凭阑久,问匈奴未灭,底事菟裘。回头,祖敬何刘。曾解把功名谈笑收。算当时多少,英雄气概,到今惟有,废垅荒丘。梦里光阴,眼前风景,一片今愁共古愁。人间事
共喜新凉大火流。一声水调听歌头。况有修蛾兼粉领。佳景。谢公无不碍沧洲。平昔短檠真大漫。气岸。老来都向酒杯收。云水光中修禊事。犹记。转头不觉已三秋。
闲厅昼下帘,秋色满疏髯。久戍残兵老,多贫长吏廉。阴风潮动郭,晴日地生盐。三老相逢说,年来户剩添。
家贫不学俭,物理有固然。要是善用短,足以终其年。我家稽山下,禀赋良奇偏。敢言中人产,日或无炊烟。有儿更耐穷,伴翁理遗编。短檠幸能继,竟夜可忘眠。
德山入门便棒,临济入门便喝。临济喝处,德山棒头耳聋;德山检时,临济喝下眼瞎。虽然一搦一抬,就中全生全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