黯黯漫空云四垂,飘风何事一时吹。
天公岂是无情者,人物焦乾总不知。
郭印,字不详,史籍无传。据本集诗篇知其晚号亦乐居士,成都(今属四川)人。二十岁入太学肄业。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歷摄铜梁县,知仁寿县,州府管库,学校教官,亦任过短期朝官。积阶至左请大夫(《文定集》卷一五《与陈枢密书》)。官终知州(《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一生活动主要在蜀地。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乡云溪营别业,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着《云溪集》,不见宋人着录,且于明代失传。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二卷。 郭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感旱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郭印
黯黯漫空云四垂,
飘风何事一时吹。
天公岂是无情者,
人物焦乾总不知。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枯旱的景象,天空阴沉暗淡,四面漫布着乌云,微风吹拂着,似乎有什么事情发生了。诗人思考天公是否真的是没有感情的存在,因为它似乎在对人们的苦境视而不见,不理睬。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干旱的景象,通过对天空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压抑和无助的氛围。黯黯的乌云弥漫在空中,象征着干旱的严重程度,给人以沉重和悲凉的感觉。飘风的吹拂似乎是在强调干旱的程度,它带来的并非凉爽,而是更多的焦虑和不安。
诗人郭印思考天公是否有情感,表达了他对干旱的无奈和苦楚。他认为天公应该有感情,应该能够体察人们的疾苦,但却感到天公对于干旱的痛苦置之不理。这种无情的态度使人感到绝望和无助,对天公的无所适从感到困惑。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干旱所带来的痛苦和对天命的质疑。它不仅揭示了自然的威力和人类的无能为力,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不公正和苦难的痛苦的抱怨。这种对天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反思,使得这首诗在表达人类情感和社会关切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驯于蹇驴,清于赐驹,我行尔从。幸柴车堪驾,何惭韩众,药苗可采,长伴庞公。野涧泉甘,阳坡草暖,有柏叶松枝充短供。休梦想,去游灵囿沼,入望夷宫。与夸夺子争雄。生与死未知谁手中。况嗾獒者众,放_人少,大将触网,小亦伤弓。风月和柔,山林深密,折角何如且养茸。二虫喜
早云才破漏春阳,野客晨兴喜又忙。自与酌量煎药水,别教安置晒书床。依方酿酒愁迟去,借样裁巾怕索将。唯待数般幽事了,不妨还入少年场。
海棠著雨透胭脂。
麟笔严于首恶书,我将口舌击奸谀。虽非周勃安刘手,不愧当年产禄诛。
远策追夙心。灵山协久要。天倪临紫阙。地道通丹窍。未乘琴高鲤。且纵严陵钓。若蒙羽驾迎。得奉金书召。高驰入阊阖。方覩灵妃笑。
银云卷晴缥缈,卧长龙一带。柳丝蘸、几簇柔烟,两市帘栋如画。芳草岸、弯环半玉,鳞鳞曲港双流会。看碧天连水,翻成箭样风快。白露横江,一苇万顷,问灵槎何在。空翠湿衣不胜寒,日华金掌沆瀣。甃花平、绿文衬步,琼田涌出神仙界。黛眉修,依约雾鬟,在秋波外。阁嘘青蜃,楼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