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日日欲寻春,乐此疏慵老大身。
岂料青春今过半,萧萧风雨却愁人。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感花》是宋代文学家吴芾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和自身年岁渐长的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天到来,每日都渴望一睹春光,我乐此不求进取,宁愿懒散度日。却没想到青春已经过去了一半,阴冷的风雨却令人忧愁。
诗意:
《感花》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人感叹自己年岁渐长,意识到青春已经过去一半,而他曾经懒散的生活态度似乎并没有带来真正的满足和幸福。诗中的花象征着青春和生命的短暂,而风雨则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和无常。
赏析:
《感花》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诗人把自己的生活状态比喻为"乐此疏慵老大身",表达了他宁愿懒散度日,不愿追求进取的心态。然而,诗人深刻地意识到青春已经过去了一半,用"萧萧风雨却愁人"来描绘心中的忧愁和不安。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和对生活的反思,使诗人感到内心的苍凉和无奈。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通过春天、青春和风雨等意象的运用,使诗词充满了生命力和情感。《感花》表达了人们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思考。
老懶无诗到雪梅,僧窗驼坐拨萁灰。朝来好语成快读,匕筹惊投不为雷。
层层楼阁捧昭回,元是钱王旧战台。山色不随兴废去,水声长逐古今来。年光似月生还没,世事如花落又开。多少英雄无处问,夕阳行客自徘徊。
小桥衔石路,安步水之湄。浪盖菰蒲伏,寒禁笋蕨痴。蜂房深户牖,燕垒渐涂茨。过眼春余几,延缘归思迟。
箕岭逃尧去不回,沈沈遗甃碧烟开。廉泉让水犹堪贵,何况曾轻天下来。
故国看看远,前程计在谁?五更听角后,一叶渡江时。吾道天宁丧,人情日可疑。西陵向西望,双泪为君垂。
望高六宫,位应四星。辅佐君子,警武相成。刘衣褒崇,琛册追荣。于以奠之,有椒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