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感事吟》

理顺面前皆道路,义乖门外是榛荆。
何人肯认皆言语,此语分明人不听。

作者介绍

邵雍(一○一一~一○七七),字尧夫。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早年随父移居共城(今河南辉县)苏门山下,筑室苏门山百源上读书,学者称百源先生。与周敦颐、程颐、程颢齐名,以治《易》、先天象数之学着称。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爲生。嘉祐七年(一○六二),西京留守王拱辰就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五代节度使安审琦宅故基建屋三十间,爲雍新居,名安乐窝,因自号安乐先生。仁宗嘉祐及神宗熙宁初,曾两度被荐举,均称疾不赴。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退居洛阳时,恒相从游。熙宁十年卒,年六十七。哲宗元祐中赐謚康节。有《伊川击壤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二七有传。 邵雍诗,以张蓉镜,邵渊耀跋明初刻《伊川击壤集》爲底本。校以一九七五年江西星子县宋墓出土之《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简称宋本)、蔡弼重编《重刊邵尧夫击壤集》六卷(简称蔡本),及元刻本(简称元本)、明隆庆元年黄吉甫刻本(简称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编末之集外诗与新辑得之集外诗合编爲第二十一卷。

作品评述

《感事吟》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邵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理顺面前皆道路,
义乖门外是榛荆。
何人肯认皆言语,
此语分明人不听。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对事物的固有观念和局限性的思考。作者指出,当面对选择和决策时,人们常常受到各种观念和道德准则的束缚,导致思想变得狭隘和偏执。理性和道义常常被忽视,而人们更容易相信那些与自己已有观点相符的言语,而不愿意听取不同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人们思维方式的批判,呼吁读者要超越传统观念和个人偏见,保持理性思考和开放心态。诗中的“理顺面前皆道路”指出人们面临的选择和抉择往往众多,但却被既定的观念束缚,导致思维变得狭隘。而“义乖门外是榛荆”则表达了道义与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暗示了人们做出选择时常常被个人利益所驱使,而忽视了道义和公正。最后两句“何人肯认皆言语,此语分明人不听”则指出人们更倾向于相信已有观点的言语,而对于不同的声音和意见不愿意接纳和倾听。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揭示了人们在面对选择和决策时的思维局限和偏见。它提醒我们要保持开放的思维,审慎思考问题,并勇于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同时,它也呼吁人们要秉持道义和公正,在理性和情感之间取得平衡,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困境。

  • 《送梵才大师归天台》

    故山萝蔓锁云扉,几夕扁舟已梦归。莲社招贤移岁月,芝岩编句满珠玑。金刀拥雪新彫鬓,香祴欺兰旧赐衣。后夜吴门对霜月,怀师馀意在琴徽。

  • 《送康判官往新安(一作皇甫冉诗)》

    不向新安去,那知江路长。猿声近庐霍,水色胜潇湘。驿路收残雨,渔家带夕阳。何须愁旅泊,使者有辉光。

  • 《送人出塞》

    北风吹雨雪,举目已凄凄。战鬼秋频哭,征鸿夜不栖。沙平关路直,碛广郡楼低。此去非东鲁,人多事鼓鼙。

  • 《过冲寂观》

    兔井桥边鹢首横,过逢仍怯近乡情。路人失喜交头语,邻犬何知掉尾迎。重到云房惊落寞,直须金阙早崇成。百年香火追先志,始信吾宗世济荣。

  • 《课子二首》

    世已无如假,余犹颇识真。最怜惟稚子,难使学时人。诵即先经传,文须蹈雅驯。纵令竽瑟误,为玉不为珉。

  • 《题智门宣弟不击舟》

    故著青山尽底围,直疑挂起片帆飞。好风忽送潮声近,啼鸟相呼树影归。老去六窗谁是伴,颓然一几自忘机。我初不作京华梦,分取松枝对客挥。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