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事楚王。
立身本高洁。
巫山赋彩云。
郢路歌白雪。
举国莫能和。
巴人皆卷舌。
一感登徒言。
恩情遂中绝。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鞾。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輙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劒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十五卷。
《感遇其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宋玉事楚王。
立身本高洁。
巫山赋彩云。
郢路歌白雪。
举国莫能和。
巴人皆卷舌。
一感登徒言。
恩情遂中绝。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对宋玉事楚王的感叹和思考。诗人表达了立身行事应当高洁的理念,并通过描绘巫山的彩云和郢路上唱着白雪之歌的景象,来突显自己的情感。诗人认为自己的感叹是无法与全国其他人共鸣的,因为他们无法理解他的言辞,他们只会困惑和纠结。最后,诗人感叹自己的恩情已经绝望,不再有回应。
赏析:
《感遇其四》展现了李白独特的思想和情感。诗中的宋玉是楚王的宠臣,他因才华出众而备受赏识。诗人通过提及宋玉来引出自己的感慨,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行为的追求。立身本高洁的观点反映了李白对自己的要求和理想的追求。
诗中的巫山赋彩云和郢路歌白雪是以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巫山被描绘成有彩云的地方,彩云象征着美好和瑰丽的景象,可能暗喻李白自己的才华和追求。郢路上唱白雪之歌的场景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追求,白雪象征纯洁和高尚。
"举国莫能和,巴人皆卷舌"这两句描述了诗人的感慨。诗人认为自己的感叹是独特的,无法被全国其他人所理解和共鸣。巴人皆卷舌可能指的是他们不理解诗人的言辞,只会困惑和纠结。
最后一句"一感登徒言,恩情遂中绝"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感叹的绝望。诗人认为自己的恩情已经断绝,无法再有回应。
整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李白内心的情感和对高洁品德的追求。通过景物的描绘和对自己感慨的表达,诗人展现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引发读者对于高尚品德和追求的思考。
京携刽子丹谁颈,怒发私书族几家。天上那无黄背子,人间岂有白桃花。
巉岩恶面插苍须,中道时时自笑呼。但怪佯狂轻去俗,果闻高论足开余。恶看富贵庸男子,喜见徜徉隐丈夫。我是自高无许可,今朝为子一长吁。
望里春风接翠微,无情风自送潮归。钱塘江上怅斜晖。我似江潮来又去,君如鸥鹭逐波还。人生知己总相怀。
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亦!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