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日醉郁孤台,鼎立三禅屡往来。
豪气虽存谁复识,形容变尽鬓皑皑。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诜通判庐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二十七年,举博学宏词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爲太学录,累迁编类圣政所详定官兼权中书舍人兼权给事中。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因缴驳龙大渊、曾觌除知閤门事,奉祠。干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剑州。六年,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八年,兼权中书舍人时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阁待制、侍讲,累迁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承旨。七年,除参知政事。九年,除知枢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绍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兴府。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未几,爲韩侂胄指爲僞学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开禧三年(一二○七),赐謚文忠。生平着书八十一种,有《平园集》二百卷。事见本集卷首年谱,《宋史》卷三九一有传。 周必大诗,以清黄丕烈校跋并抄补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宋开禧二年刊本(简称宋本,原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底本校者校补及异文甚伙,部分有判断,不少仅罗列未定。整理时凡异文与宋本相同,文义且无窒碍者,概从宋本。四库本错夺衍倒极多,而编次较底本、宋本合理,从四库本。编爲十四卷。
《赣州丰乐长老惠宣写予真戏赞时年七十三》是宋代周必大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赣州丰乐长老惠宣写给真戏赞,时年七十三
少年时候,常常在孤寂的台上醉倒,
站在高处,多次尝试修行禅宗。
豪情虽然依旧,但谁还能认出我,
容貌已经慢慢变老,白发苍苍。
诗意:
这首诗词写出了作者周必大在七十三岁时的心境。他回忆起自己少年时醉心于孤寂的台上修行禅宗的经历,表达了豪情依旧但容貌已衰老的感慨。
赏析:
1. 诗词以自传体的形式呈现,展示了作者周必大年轻时的志向和勇气,以及岁月无情地带来的变化。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自身人生经历的反思。
2. 诗中的"孤台"象征禅宗修行的孤独和超越尘世的追求。少年时的作者在这个台上醉倒,显示了他当时对修行的热情和执着。
3. "豪气虽存谁复识,形容变尽鬓皑皑"这两句表达了作者豪情仍在,但容貌已经被岁月的痕迹所改变。这里的"豪气"可以理解为年轻时的锐气和激情,而"形容变尽鬓皑皑"则表示了年华逝去,容颜逐渐苍老。
4. 通过描绘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心境,诗词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以及对光阴易逝的深切感叹。它也呼应了佛教禅宗的主题,强调了人生中对内心的修炼和超脱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自传体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在年老之际对过去时光和人生经历的回顾和反思,以及对光阴易逝的深切感叹。它既展现了年轻时的豪情和追求,又展示了岁月流转对容貌和心境的影响,以此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和人生哲学的思考。
今年一雪遍江淮,半月晴光冻不开。孤坐郡斋人寂寂,一枝红烛两瓶梅。
春风吹榆林,乱荚飞作堆。荒园一雨过,戢戢千万栽。青松种不生,百株望一枚。一枚已有馀,气压千亩槐。野人易斗粟,云自鲁徂徕。鲁人不知贵,万灶飞青煤。束缚同一车,胡为乎来哉。泫然解其缚,清泉洗浮埃。枝伤叶尚困,生意未肯回。山僧老无子,养护如婴孩。坐待走龙蛇,清阴
居疑与世分。
小饮不成醉,清谈多所欣。秋声摇落日,野色乱寒云。心事长千载,腰围更几分。西风丛桂发,倚槛得相闻。
莫道秋来芳意违,宫娃犹似妒蛾眉。幸当玉辇经过处,不怕金风浩荡时。草色长承垂地叶,日华先动映楼枝。涧松亦有凌云分,争似移根太液池。
巩树烟月上,清光含碧流。且无三已色,犹泛五湖舟。鹏息风还起,凤归林正秋。虽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