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霜初褪凤葆。
碧旆侵云窈。
万绿伤春远,林幽乐、多禽鸟。
斜阳堤畔草。
游鱼闹。
暗水流萍沼。
翠钿小。
凉亭醉倚,接B62D巾、任欹倒。
月明庭树,夜半鹊飞惊晓。
隔岸萍乡梦渐到。
吹觉。
一襟风露尘表。
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试上舍不遇,遂放情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恭宗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宋亡,以人才徵至元大都。不受官,放还。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 陈允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西麓诗稿》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隔浦莲近拍》是宋代陈允平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铅霜初褪凤葆。
碧旆侵云窈。
万绿伤春远,
林幽乐、多禽鸟。
斜阳堤畔草。
游鱼闹。
暗水流萍沼。
翠钿小。
凉亭醉倚,接B62D巾、任欹倒。
月明庭树,夜半鹊飞惊晓。
隔岸萍乡梦渐到。
吹觉。
一襟风露尘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花草、鸟兽和水景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首先,诗的开篇写到铅霜初褪凤葆,形容了初冬时节的景象。铅霜指的是霜冻,凤葆是指凤凰羽毛,这里可以理解为冬天初露寒意,春意已经渐渐消退。接着,碧旆侵云窈,描绘了远处的蓝色旗帜在云中若隐若现的景象。这里的碧旆可以理解为远方的旗帜,也可以象征远方的归乡之意。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色,万绿伤春远,林幽乐、多禽鸟。这里表达了春天的离去,绿色的植物受到伤害,林中的幽静和鸟儿的欢乐也变得稀少。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感慨。
随后的描写转向了水景,斜阳堤畔草,游鱼闹。暗水流萍沼。这里描绘了夕阳斜照下堤岸上的草地和游动的鱼群,以及水中漂浮的浮萍。这些景象给人以宁静和生机勃勃的感觉,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活力。
翠钿小,凉亭醉倚,接B62D巾、任欹倒。这几句描绘了一个凉亭,诗人倚着凉亭,戴着斗笠,任由头巾倾斜。这里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悠闲和放松,享受着宁静的时刻。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月明中庭树,夜半鹊飞惊晓。这里描绘了月亮明亮的夜晚,庭院中的树木和鹊鸟在夜半时分的惊飞声。这里通过月亮和鹊鸟的形象,表达了时光的流转和生活的变化。
最后两句描写了诗人隔岸望着萍乡,梦渐渐实现。这里的萍乡可以理解为回家的乡愁,隔岸可以理解为距离。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憧憬,梦想渐渐变为现实。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基础,通过描绘四季变迁、水景和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和对归乡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使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脆弱,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生活和归属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归乡的渴望和憧憬。诗意深沉,意境优美,给人以思索和感悟的空间。
顿悟修行道理,除情战睡敌魔。不贪名利少风波。懒散随缘且过。饥后寻街乞饭,饱时信步蹉跎。闲来古庙唱哩*。逍遥谁人似我。
春来涨水流而活,晓色西山势似行。玉洞主人经劫在,携竿步步就长生。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行年三十忆南游,稳驾沧溟万斛舟。常记早秋雷雨霁,柁师指点说流求。
独烹茶山茶,未对雪峰雪。须知千里间,只共一明月。陈家参玄天,道眼应一瞥。为语管城君,相从炽然说。
野艇归时蒲叶雨,缲车鸣处楝花风。江南旧日经行地,尽在于今醉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