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耿天骘惠梨次韵奉酬三首》

开国桐乡已白头,国人谁复记前游。
故情但有吴塘水,转入东江向我流。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诗词:《耿天骘惠梨次韵奉酬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开国桐乡已白头,
国人谁复记前游。
故情但有吴塘水,
转入东江向我流。

中文译文:
开国时的桐乡已经白发苍苍,
国家的人民谁还能记得过去的往事。
只有吴塘的水依然保留着旧时的情怀,
它转向东江,向我流淌而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为耿天骘惠梨所作的答诗,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句“开国桐乡已白头”,描绘了桐乡已经历经沧桑,岁月已久,人们已经逐渐淡忘了开国初期的艰辛和辉煌。作者借桐乡之景,抒发了对国家历史的关怀和思考。

第二句“国人谁复记前游”,表达了对国家人民的担忧。国人对过去的辉煌已经渐渐淡忘,不再记得曾经的荣耀和奋斗。这句诗抒发了作者对人民的期望,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历史记忆,不忘初心。

第三句“故情但有吴塘水”,以吴塘水作为象征,表达了对过去情感的怀念。水是流动的,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代代相传。吴塘水成为了作者对过去情感的寄托和依托。

最后一句“转入东江向我流”,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东江作为水的代表,流向作者所在的地方,传递着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沧桑。诗人通过描述水的流动,表达了对时间的感叹和对历史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通过描绘桐乡、吴塘水和东江,抒发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蕴含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期望,呼唤人们珍惜历史记忆,不忘初心,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不可逆转的深切思考。

  • 《封建论》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彼其初与万

  • 《颂古一百则》

    一窍虚通,八面玲珑。无象无私春入律,不留不碍月行空。清净宝目功德臂,遍身何似通身是。现前手眼显全机,大用纵横何讳忌。

  • 《岑使君牧襄阳受代还朝某同赵德麟谢公定潘仲》

    使臣抚南夏,万夫久以望。道粹韵宇胜,德满声誉香。炳然龙虎文,瑑此金玉相。笑谈府中居,无为民自康。

  • 《比日》

    比日投簪隐,盂峰列舍椽。值岩因作牖,仍磵即疏泉。斧烂仙棋路,花飞佛雨天。谏帷他夜梦,犹在翠微巅。

  • 《圩丁词十解》

    上通建德下当涂,千里江湖缭一圩。本是阳侯水精国,天公敕赐上农夫。

  • 《岁暮叹三首》

    南山苍苍秋季月,北风如刀青石裂。山阴半夜寒欲冰,晚望高峰看新雪。白衫少年臂鹰去,暮归饮酒烹狐兔。强弓一斛尚可弯,更欲射猎穷吾年。

版权所有©成语大全网   网站地图 辽ICP备170134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