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野滩多老菰,抽心作穗秋满湖。
拂开细谷芒敷舒,中有一米连三稃。
剖之粒粒皆尖小,整齐远过占城稻。
不烦舂簸即晨炊,更胜青精颜色好。
寻常艰得此欣逢,默计五升当百丛。
雨多水长倍加益,十里定收三十钟。
野人获之亦自足,何用虚靡太仓粟。
连日秋风思故乡,况复家田有茅屋。
坠网重腮鲈已鲜,莼丝牵叶又流涎。
急归收获苹溪畔,细拨芦花撑钓船。
周弼(一一九四~?),字伯弜,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文璞子。与李龏同庚同里。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十七年(一二二四)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復官不详。卒于理宗宝祐五年(一二五七)前。生前刊有《端平集》十二卷,已佚。宝祐五年,李龏摘其古律体诗近二百首,编爲《汶阳端平诗隽》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李龏《汶阳端平诗隽序》。 周弼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菰菜》是宋代周弼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描绘菰菜(一种水生植物)的情景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菰菜的喜爱和对农田丰收的期盼,同时也融入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边野滩上长满了茂盛的菰菜,
它们抽出心脏,长出穗子,秋天满布湖面。
拂开细谷,芒草纷纷展开,
其中有一粒米连着三个稃子。
剖开米粒,每一粒都尖小而整齐,
远远超过了占城稻米。
不必烦恼磨簸,早晨即可煮粥,
色泽胜过青翠的艳精。
平时难得能享受这样的收获,
默默地算计着五升菰菜能有百丛。
多雨多水让它们倍增收益,
十里之内收获三十钟。
野人捕捉到它们也能自足,
何需依赖虚幻的太仓粮仓。
连日秋风勾起了思乡之情,
更何况家田还有茅屋。
捕到重腮的鲈鱼已经鲜美可口,
水中的莼丝又令人流口水。
急忙回家,将收获带到苹溪畔,
小心地撑起芦花做成钓船。
诗意和赏析:
《菰菜》以自然的景物为表现对象,通过对菰菜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农田生活和丰收的向往之情。菰菜在江边野滩上繁茂生长,作者通过描绘其茂盛的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和深深的喜爱之情。
诗中提到菰菜抽心作穗,展现了菰菜丰收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农田丰收的期盼和祝愿。作者详细描述了菰菜的特点,强调了其粒粒尖小而整齐,远胜于其他稻谷。这种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菰菜的珍视和认同,也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和满足感。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食物的相关情节,展现了对故乡和家庭的思念之情。秋风勾起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家田的茅屋和捕到的鱼虾更加增添了对家乡的渴望和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菰菜的生长和收获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农田丰收和家乡的感慨和思念。同时,诗中细腻的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琐事的细致观察和热爱。这首诗词以其朴实自然的风格,展示了宋代文人对农田生活和自然的热谢谢您的理解。
城市如煁灶,输兹山水乡。松深不见日,瀑近自生凉。静里疑秋至,吟边喜昼长。蕉衣与纨扇,皆弃在空箱。
曾发箫声水槛前,夜蟾寒沼两婵娟。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白鸟带将林外雪,绿荷枯尽渚中莲。荣华不肯人间住,须读庄生第一篇。
淡烟疏雨东篱晓。菊团凄露真珠小。青蕊抱寒枝。因谁特故迟。曾是骚人盼。羞做茱萸伴。揉破郁金黄。与君些子香。
春来生怕恼吟魂,不待春来便出村。诗骨瘦来山并耸,酒肠宽去海都吞。板桥晴雪梅花路,茅店东风竹叶尊。囊底青蚨有三百,未甘骑马傍人门。
月里谁横笛,秋深战垒闲。别吹新曲调,偏照旧关山。响激商飙起,声随陇水潺,远传边塞外,高入广寒间。解白嫦娥发,能苍壮士颜。倚楼人谩拜,何日凯歌还。
瘿妇趁墟城里来,十十五五市南街。行人莫笑女麤丑,儿郎自与买银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