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衣临绝塞,庙略运奇兵。
缓带羌尘静,灵旗海雾清。
公心结明主,阴德庇群生。
名遂身仍退,人间五福并。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后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謚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卷九○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司马光诗十四卷,以《四部丛刊》影宋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即宋绍熙刊本,亦即绍兴二年本)爲底本,参校清干隆六年陈宏谋校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陈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四库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无诗,分别据陈宏谋刊本补入。底本卷六《又和讽古》“海客久藏机”一首,与卷一《和之美讽古二首》之二重复,已删略。又辑得集外诗及断句,另编爲一卷。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是宋代司马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儒衣临绝塞,庙略运奇兵。
缓带羌尘静,灵旗海雾清。
公心结明主,阴德庇群生。
名遂身仍退,人间五福并。
诗意:
这首诗词是司马光挽歌故相国颍公的作品,表达了对颍公的怀念和赞颂。诗中描绘了颍公身着儒衣,站在边塞上,统领着奇兵,运筹帷幄,使羌族的尘埃平静下来,海雾也被驱散。颍公心怀忠诚,与明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的阴德庇佑着众生。尽管颍公名声显赫,但他仍然谦逊退隐,与人间的五福共存。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颍公的描绘,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颍公身着儒衣,象征着他的学识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在边塞上运用奇兵,展现了他的智谋和军事才能。诗中的羌尘和海雾都是隐喻,表达了颍公的统治使得边塞安定,人民安居乐业。颍公心怀忠诚,与明主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尽管颍公名声显赫,但他仍然谦逊退隐,这体现了他的谦虚和高尚的品格。最后一句“人间五福并”表达了颍公的功德和善行,使得人间的五福齐聚。
这首诗词通过对颍公的赞美,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杰出才能,以及他高尚的品德和为人民谋福祉的奉献精神。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使得整首诗词充满了艺术感和深意。
风舟挽晴江,载客日夜行。身远心在家,腹肠何由平。未知所到期,先计还归程。时寻别时语,涕泪下纵横。仰观风中云,下视水上萍。共在天地间,可无同飘零。泻此樽中酒,美鱼其饮羹。虽饱不厌饥,强醉终自醒。笑言虽在远,音问犹有形。愿因东南风,时寄西北声。
桃李无言一径深。客愁春恨莫相寻。看花酌酒且开襟。白雪浩歌真快意,朱弦未绝有知音。月明千里故人心。
雄屏口分寄,珍祠倏再临。翚飞丛宇峻,龙濩伏渊深。蘋藻罗清荐,金匏合雅音。风旌翻凤蜺,晨炷燎榆沉。麝墨披新刻,尘签认旧吟。乐游情未足,残照下西岑。
田水颇胜师,寺梅若可妻。新月似小女,一弯向人低。平生寡师法,开径自出蹊。擘我妻女去,酷哉此别离。老饥方驱后,津梁忽已疲。行迈殊未歇,且拚骨与皮。下山如相送,青青势向西。
西庵松竹深,薄暮更微雨。山禽不畏人,嘲哳方对语。而余倦宦者,罢日今可数。京邑夙所怀,其如恶尘土。行复念斯游,回头怅何许。
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只恐因循。不见如今劝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