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学虽违俗,犹为一腐儒。
家贫占力量,夜梦验工夫。
正复安三径,宁忘奏六符?残年知有几,自怪尚区区。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孤学》是宋代文学家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孤学虽违俗,犹为一腐儒。
尽管我这种孤立的学问违背了世俗之道,但我仍然是一个堕落的儒者。
家贫占力量,夜梦验工夫。
虽然我家境贫穷,但我在夜晚的梦境中不断验证自己的学问。
正复安三径,宁忘奏六符?
我要重新安顿好我的学问之路,宁愿忘却权势和名利的追逐?
残年知有几,自怪尚区区。
人生只剩下很少的时光,我自怪自己仍然如此微不足道。
诗词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了陆游对自己孤独学问的坚守和对社会世俗的违背。陆游自称为"一腐儒",意味着他的学问在世俗中被认为是无用的,但他仍然坚持追求自己的学问。他不在乎家境贫穷,通过梦境验证自己的学问。在追寻学问的道路上,他希望能够重新找到自己的方向,摆脱功名利禄的纷扰。最后,他意识到时间已经不多,但他仍然自怪自己的学问与社会的差距。
这首诗词表达了陆游对于孤独学问的坚持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他坚信自己的学问价值,甘愿承受社会的误解和贫穷的困境。这种孤独坚守的精神和对内心追求的坚定信仰令人敬佩。
整首诗词运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陆游内心的矛盾与思考。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让读者在感受孤独与坚守的同时,也能思考自己对于学问、价值和人生的态度。
酷爱青城好山色,终年不出白云门。
十月寒犹未,幽人乐自便。看山行觅句,扫石坐谈玄。一径藤萝月,数家桑柘烟。旧时钓鱼处,枯木倒寒泉。
扰扰一京尘,何门是了因。万重千叠嶂,一去不来人。鸟道春残雪,萝龛昼定身。寥寥石窗外,天籁动衣巾。
三相当年镇庙堂,江山草木亦增光。一时主宰权衡重,千古人间姓字香。
昔之督邮逐彭泽,今之督邮眷昌国。不令自赋归去来,更以新诗祖行色。开缄墨湿雨蒙蒙,细读字字含清风。尘埃三载足昏塞,一听妙语还醒忪。持归柴桑有茅舍,揭之其间作佳话。非惟可诧陶渊明,亦愧当年督邮者。
廿载金陵九还往,何如三宿在桑间。还家更有江南兴,只取囊诗子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