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南众峰外,窅然空谷深。
丹楼倚碧殿,夐出道安林。
习池抱邻曲,虚窗漱清音。
竹静幽鸟语,果熟孤猿吟。
故多物外趣,足慰倦客心。
但恨绁尘羁,无繇数追寻。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谷隐寺》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曾巩。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谷隐寺》
岘南众峰外,
窅然空谷深。
丹楼倚碧殿,
夐出道安林。
习池抱邻曲,
虚窗漱清音。
竹静幽鸟语,
果熟孤猿吟。
故多物外趣,
足慰倦客心。
但恨绁尘羁,
无繇数追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谷隐寺的景象和作者在其中的感受。诗人置身于岘南山脉之外的一片幽静山谷中,感受到谷深的宁静。他描述了丹楼依靠在碧殿旁边,道安林从中央显现出来。习池环抱着曲径,虚窗间流淌出清脆的音乐。竹林静谧,幽静的鸟儿在其中鸣叫,孤猿吟唱着当果实成熟的时候。这些景色和声音都让疲倦的客人心灵得到慰藉。然而,诗人仍然感到遗憾,因为他被束缚在尘俗的世界中,无法自由地追求他内心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确的语言描绘了谷隐寺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展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特点。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丹楼、碧殿、习池、竹林等)和自然声音(清音、鸟语、孤猿吟)来表达对清净宁静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他将这些景物与疲倦的客人的心灵状态相结合,表达了对这些景物和声音的赞美和感激之情。然而,诗人也不忘表达自己的遗憾和无奈,他意识到自己被尘世所困,无法摆脱束缚,无法自由地追寻内心的追求。
整体上,《谷隐寺》展示了对自然美和内心追求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尘世的厌倦和追求自由的渴望。这首诗在表达情感和描绘景物时都非常精练,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展示了曾巩独特的艺术风格。
甲戌缠国哀,时属秋八月。近辅馀英山,洪水中夜发。狼藉彻旬雨,拔地殊飘忽。滔天肆奔迸,变幻起崷崒。徒步登县楼,浩渺沉林樾。妖氛混泽气,势极火焰突。绵亘山下乡,逃难想颠蹶。晨兴雨更澍,邑屋已隉杌。高跳空刺肠,何异睹溟渤。飘尸不可计,可者布竹筏。栖危或得命,其奈
自有吾儒乐,人多不肯循。以禅为乐事,又起一重尘。
不肯爬沙桂树边,朵颐千古向岩前。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啮雪饮冰疑换骨,掬珠弄玉可忘年。清游自笑何曾足,叠鼓冬冬又解船。
晁董科名累,向雄利禄儒。惟公传洛学,处世类齐竽。湖外严兵戍,神畿析使符。恍然成昨梦,一吊束徐刍。
秋风吹落叶,君作武昌游。只道从军乐,那知别路愁。寒暄楚岫色,日夜汉江流。大阃多珠履,无为弹蒯缑。
能名净行达理闱,振锡携瓶出翠微。恩重冕旒曾召对,情高云鹤却同归。会思莲社寰中结,杯泛潮风海上飞。不是清时未陈力,便堪随去扫岩扉。